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城市人口比例上升,现在城市人口数量已超过农村人口。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依然是国民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农业人口比例的减少并不代表农业重要性的下降,而是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关的。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生产机械化和规模化。
减少了人工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再加上农业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农事操作更加科学合理,也减少了人们在田间耕作的时间。当然农民数量的减少与农田面积的减少、农村人口向城市输出都密不可分,这些也都更加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通过更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来保证农产品供应。
在现代化农业大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应该正视农业从业人口减少的现状,更应该注重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业产能的降低。是我国农业从高耗能低产出转变为节能型农业。目前我国的粮食供给能够满足国民需要,但是本国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与进口农产品相比没有竞争优势,这是传统农业的粗放型管理造成的。
想提升农产品质量必须从提高农业从业者的专业度方面入手,对农民进行培训和培养职业农民都是提高专业度的做法。通过专业农业人员的培养和农业机械的普及,农业生产率大幅提高,可以解放更多农村劳动力,同时保证农业高质保量的生产。无论到何时,农业从业者都是果蔬粮食的生产者,只是生产模式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
农村的农作物产量越来越低,那么以后地里的庄稼该怎么办呢?目前有很多人在搞规模种植,效益还是比较高的,问题是土地流转困难,第一,现有农村中老年因为没有其他收入,不愿意放弃土地.连片困难,制约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
二,农产品价格波动大,政策多变,农业收入不稳定,个别人为套取国家补贴,抬高地租价格,致使土地流转合同期限短,真正粮食大户种植成本增加。三,国家政策宣传,农民对未来土地升值预期加大,70后,80后农民工普遍没有社保,有浓厚的乡土情节,也不愿意长期流转土地。
土地规模经营是解决农业问题必然之路,而农村养老问题又是制约土地集中的最大因素,目前国家对规模种植经营者补贴,没有根本解决解决农民养老问题,这种补贴会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农民当然不会放弃土地,农村从来不缺乏励志农业的年轻人,是不是可以取消农业补贴,对自愿长期流转土地的农民给予养老补贴。
比如说10年以上,并制定合理的租金,如产值的25%做为租金,对规模经营者,依据国际粮食价格,事后灵活补贴,或改为农业保险补贴,不知道这个观点大家能否接受。
国家新培训的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我们这些爱种地,懂科学,把地当成自己的命一样重要,照顾地比照顾自己的孩子还用心的人来生产。不是夸口,只要国家引导的好,政策好,为我们这批人解决后顾之忧,相信我们会用一亩地生产出10亩地的生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