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安徽合肥人,生于公元999年,28岁考中进士,在地方上和朝廷里做过官。包拯到朝廷做官后,见有的皇亲国戚和有权有势的大官贪赃枉法,他也毫无顾忌地向皇帝直抒己见,直到朝廷将这些人罢官,他才甘休。遇到老百姓的冤案,他总是深入调查,细细分析案情,替受冤屈者伸冤报仇。人们感激他的公正执法,都尊敬地叫他“包青天”、“青天大老爷”。
包拯一辈子不畏权贵,一辈子弹劾过很多的朝廷大臣,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尤其害怕包拯。其中有个人叫王逵,王逵曾经多次担任转运使的官位。王逵当官的时候,立了多条名目,对百姓是剥削和实施暴政,让百姓怨声载道,对其非常愤怒。让百姓气不过爆发民变后,王逵还派兵严酷镇压,杀的百姓数不胜数,包拯知道了这件事后,7次上奏弹劾这个人,第七次上奏的时候,言辞激烈,震惊朝野,最后皇帝亲自下旨表示严格查办此事,王逵才伏法。
包拯刚正不阿的性格,他敢于弹劾所有的违法官员,连丞相他也不害怕得罪,敢于直言。包拯曾经担任端州知府的官位,端州以出产砚台有名,之前的知府除了每一年都征收需要上贡的砚台之外,还趁机征收上贡需要的砚台数量的好几倍,用来贿赂朝廷的官员。包拯上任之后,只征收规定数量的砚台,在包拯任期满了之后,没多拿一个砚台作为自己用的。包拯的刚正不阿和严明执法还体现在大义灭亲上,开封时期,包拯的亲戚仗着包拯的势力,作恶多端,包拯得知后,没有包庇自己的亲人,而是严格惩罚犯错的人,让他的亲戚也不敢作恶了。
包拯执法如山,为官也清正廉洁,奉公守法。他虽然做了大官,生活依然十分俭仆,穿的、吃的、用的,还和从前一样,都是粗茶淡饭。长时期来,他受到人民的敬仰,民间流传着很多包拯的故事,使他成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大家都习惯称他为“铁面包公”。
包拯到朝廷做官后,见有的皇亲国戚和有权有势的大官贪赃枉法,他也毫无顾忌地向皇帝直抒己见,直到朝廷将这些人罢官,他才甘休。
因为包拯一辈子不畏权贵,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尤其害怕包拯。
因为铁证无私,谁都不放过,敢于说真话。
人们感激他的公正执法,都尊敬地叫他“包青天”、“青天大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