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考行测主要考察什么知识?内容有啥变化?

和往年比内容有啥变化?
2025-04-02 10:23:1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大部分考生可能认为行测考试主要是通过不断刷题来提升自己,这个不可否认,但是最后该如何刷题,你们有认真的想过吗?在刷题之前,做好哪些准备能够让你的努力事半功倍呢?如果你真的想要行测考个满意的成绩,那么:

首先,你得知道行测到底考察什么。以下是历年行测的考试题型以及考试题量:

向左转|向右转

其次,只知道题型和题量还不够,你得知道每种题型的具体考察内容。例如数量关系会考计算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几何问题等;资料分析会考增长、比重、平均数、倍数等;判断推理会考图形推理、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定义判断等;言语理解与表达会考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和文章阅读等。知道题目类型还只是一个开始,具体有多大难度以及怎么解题,这个最快的掌握方法是把近几年的国考真题都拿出来做一下。

考生常犯的误区之一:感觉真题很宝贵,每年的就那么一套,近五年的也就五套,写完就没有了,想留到考试之前去写,我想说这样的想法是非常不明智的!原因有两点:首先第一个是,国考真题卷是一个让你了解国考考情的最好方法,听别的同学说,听老师分析这些永远都没有你自己亲身感受来的有效,毕竟每个人对题目的难度感受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擅长领域也是不一样的,与其听别人说,不如自己去亲身感受一下!第二个原因是,现在离国考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你现在做一遍国考真题,一个月以后拿出来再做一遍,你早就忘记了之前的题目了,可能你对题目有印象,但是要解出来,你还是得思考。

再次,是对每种题型的具体做法以及解题技巧要有所了解。国考的行测考试时间紧、题量多,没有好的解题方法根本没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

考生常犯的误区之二:备考的时候认为只要题目会做了就行,刷了大部分的题,觉得自己所有题目都会做了,盲目自信,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殊不知大部分的考生其实跟你一样,题目给足够的时间确实是可以做出来的,问题就在于考试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找到最优方法来解题、节约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个是一定要花时间来限时训练的,最少需要十五天,多则需要一个月时间来练习。

最后,考场上要懂得取舍。国考题目大约10%的题目是比较难且耗时间的,考试时间有限,这些题目即使做出来性价比也是极低的,这也就需要我们能够识别那些我们不会做以及没找到快速解题方法,用笨方法会消耗大量时间的题目,我们要学会舍弃。最快的速度判断出来然后放弃,先把有把握的能很快做出来的题目,能拿到的分数尽量拿到。不纠结在性价比低的题目上,最后所有会做的题做完以后,有时间再回过头来思考。

回答2: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回答3:

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1.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题型: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2.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3.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4.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题型: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5.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