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要从黄巾之乱讲起

2025-02-25 12:07:3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因为黄巾之乱是导致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导火索,正是因为朝廷自己无力镇压,允许各地州牧各自招兵备战,从而壮大了地方的实力,镇压黄巾的同时,各地藩镇也积蓄了自己的力量。而且魏、蜀、吴,三国的创始人和奠基人都是从讨伐黄巾开始展露头角的,其后各自消灭了诸多地方割据势力,最后形成了三国局面,也就是说是从多国演变成三国的,多国是如何形成的呢?董卓篡权引发军阀割据只是表面上的原因,使那些军阀可以利用口实明目张胆的自立,但是这些军阀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归根结底是在镇压黄巾之乱中各自积蓄起来的力量,有了自己的力量才能割据啦?试想如果当时军阀们自己没有自量,即使董卓篡权他们也没办法割据啦!综合以上可以看出三国的发展应该是黄巾之乱促成军阀势力形成,董卓篡权引发军阀明目张胆的割据,军阀混战推进历史进入三国时代。所以这就是不论游戏还是历史,三国都是从黄巾之乱讲起的原因。如果删除黄巾之乱,直接从董卓篡权引发军阀割据开始讲起,那人们一定要问这些军阀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怎么董卓一篡权就都割据了,如果平时没有自己的力量,就是董卓篡权了,他能马上就割据吗?如此一来,还是又要说到黄巾之乱上。

回答2:

个人观点 不喜勿喷 你的问题中说到了前因后果 黄巾之乱是东汉乱世的起源 当时的王朝已经大厦将倾 需要的是一个导火线 正巧黄巾之乱碰上了 使得中央力量大大降低 政府为了平定叛乱 不得不允许地方政府和世家大族可以正式的组建武装力量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量减弱 丧失了大部分经济与军事权利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董卓乱政 群雄割据的原因了 他这样写未尝没有提醒后人注意这个中央与地方的问题 学识浅薄 只能分析出这么多···

回答3:

这就类似于提及二战,就不得不说到萨拉热窝事件一样!历史大事的发生,我们不能忽略他的直接诱发因素,也就是历史中常提到的导火线!东汉末年,宦官当政,民生凋敝,汉家天下事实上已经摇摇欲坠,完全是靠一些爱国者和强权者在勉强支撑!黄巾起义正是这个时候给了统治者最沉重的一击!可以说黄巾起义之后,事实上,朝廷的统治就已经名存实亡,虽然起义是扑灭了,可惜军阀割据初步形成,并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在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譬如曹操,刘关张,孙坚,董卓等等!所以说,正是黄巾起义作为导火索,拉开了三国的序幕,开始了辈出英雄的乱世!

回答4:

黄巾之乱的爆发对东汉政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州牧权利的提高。以前的州牧是没有兵权的,内地的郡县也是不能有常备军的。而黄巾之乱爆发了,而且几乎席卷全国,如果还像以前一样,兵马调动十分困难,兵力也不足。所以,朝廷就允许地方武装的出现。而地方武装的大规模出现,就是群雄割据的客观条件,也就是乱世到来的必要前提。

三国的很多主要人物,孙坚、刘备、曹操。他们都是从黄巾之乱开始登上政治军事舞台的,可以说,黄巾之乱从侧面成就了他们,而平乱也是他们一生中的一大事迹,说起他们的故事就不能漏掉。所以,三国从黄巾之乱讲起,是必要也是必须的

回答5:

从根本上讲,东汉自黄巾起义开始,天子威严和中央政权逐渐名存实亡,先有外戚(如何进兄妹)与宦官(如十常侍)争权,后有外蕃诸侯董卓乱权,从此天下国不成国,群雄四起,三国则是群雄逐鹿的均衡态势,一个暂时比较稳定的乱世而已,中华民族依然是在大争之中寻找实践着天下一统的道路和理想。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就是其深刻内涵。三国是乱世的奇特产物,在历史上再没有出现过,三足鼎立,有很多后人值得反思的地方,经济、文化、军事,各有洞见。然而,回归历史语境,则是治乱之道。黄巾起义是乱之源头,底层民众的反抗这是需要统治者敬畏的。刘关张也是起于草莽(刘的出身一直被人怀疑,如袁术),吕布出身一般,太多将领和谋士都是从此发难。这也为他们自我展现提供了契机。三国演义前十回的东西其实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