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相好”是什么意思?

2025-04-26 03:03:5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佛家的“相好”就是指佛的色身所具备之庄严微妙的形相。
  佛经称 释迦牟尼佛 有三十二种相,八十二种好。又称 无量寿佛 有八万四千相,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 汉 牟融 《理惑论》:“佛身相好,变化神力无方。”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影铭》序:“容仪端庄,相好具足。” 唐 王勃 《梓州慧义寺碑铭》:“容华秀绝,相好端明。”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 释氏 在世时,说法於忉利天,而 优填王 思慕不已,请 大目犍连 运神力,於他方取旃檀木,摄匠手,登天视其相好,归而刻焉。”

回答2:

表相很庄严的意思。不一定是容貌。身形也是。
如来有三十二相。相好庄严。

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回答3:

佛家的“相好”就是指“好的相貌”——佛的色身所具备之庄严微妙的形相。
指佛的色身所具备之庄严微妙的形相。是‘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的并称。‘相’较粗,‘好’较细。凡夫见佛,所见多半是‘相’,其‘好’难见。依据印度传说,转轮圣王也具有‘三十二相’,而‘八十种好’则仅佛菩萨得有。
来自金山国学百科 十万个百科问答 嘿嘿
还有类似的问题可以继续追问哦 亲

回答4: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
就是说吉人自有天相。相随心转,心好相就好。比如说人能忍辱则相貌庄严,经常发怒则相貌丑陋。

实际上佛的三十二中庄严的德相,是粗略的分法。无量寿经上说: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

佛的德相是佛在菩萨位上时,累劫精进修行所得。

菩萨法六度万行,布施度吝啬,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这个六度具足完美了就有佛的三十二种殊胜的相好。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回答5:

佛家的“相好”就是指“好的相貌”——佛的色身所具备之庄严微妙的形相。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