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阶段
第一阶段,47年到60年代,这段时间里,苏联逐渐从二战的一片废墟里恢复过来,起初苏联国力衰弱,和美国走的缓和政策,但到了60年代初,随着苏联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暴涨,苏联开始和美国叫板,61年柏林墙建立,62年古巴导弹危机,这2个事件标志着苏联从守势逐渐转入攻势
第二阶段,6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间是苏联疯狂扩张的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鼎盛,扩张的意图蠢蠢欲动。此时美国战略上处于守势,苏联则是全面迫近,其攻势在79年入侵阿富汗达到顶峰。
第三阶段,入侵阿富汗、星球大战计划和诸多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相反的里根的政策则很好的刺激了美国经济增长,戈尔巴乔夫上台标志着第三阶段正式开始,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全面扩展,直到最终苏联解体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苏联解体大体事件可以称得上是冷战时期。
大约分为3个时期,包括50,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
1.60年代时期,因为在二战期间苏联虽然取胜,但是遭受重创,设施损失严重,人员大量伤亡。而美国在二战期间大发横财,不仅经济在战后主导全球,军事实力也大幅度提升。很明显,在这期间,苏联的实力是无法和美国相互抗衡的,因此处于防守形式。 比如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将导弹发射架建在古巴,用来平衡对美国在土耳其部署导弹给自己带来的劣势。而柏林危机则是因为大量的西方间谍通过 西柏林进入东柏林,从而潜入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苏联被迫封锁西柏林。而在封锁期间,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飞机经过社会主义国家的上空向西柏林投送物资,苏联本来是可以把这些飞机大下来的,但是斯大林没有这么做,可见,斯大林是不想打仗的,他仅仅是为了挡住西方间谍。另外,在40年代末,苏联在东欧建立起来众多傀儡政权,比如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不是为了扩张社会主义,而是为了自保,把这些国家作为苏联的缓冲带,以防止苏联遭到来自西方的进攻。
2.70年代,苏联处于进攻态势,美国处于防守趋势。苏联方面,因为50 60 年代的养精蓄锐,国立得到加强。特别是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加大了对军队的建设。比如,苏联的常备军队超过500万人,核弹头的数量也首次超过美国。美国方面,一是受到越南战争的影响,时期经济发展迟缓,二是因为支持以色列,导致阿拉伯国家不满,使他们提高油价表达对美国的抗议,这就导致了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对本来就深陷越南战争泥潭的美国来说就是雪上加霜。 表现就是苏联为了扩张,进攻阿富汗,美国从越南撤军。
3.80年代,因为受到阿富汗战争和勃列日涅夫先军政策的影响,苏联经济发展迟缓,开始收缩。而美国则开始了战略进攻。里根提出星期大战计划,导致经济上已经被军备竞赛整的筋疲力竭的苏联疲于应对,最终被拖垮。表现就是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很多人认为冷战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其实不然,在1989年,华沙条约解体以后,苏联就丧失了与美国对抗的实力。89年,两国签订了美苏和解协定,标志这两国之间的冷战结束,两国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苏联成为冷战的失败者。89年以后,美国确立里对全球的主导,苏联因为在冷战中消耗过度啊,经济发展迟缓,需要美国给他的大量经济援助。苏联放弃了和美国的军备对抗,算是向美国投降。比如,两国开始销毁核武器;在海湾战争中,苏联并未对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行动进行干涉,也没有援助伊拉克的萨达姆,虽然萨达姆和苏联保持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