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秆”和“竿”的区别

2025-04-07 05:07:5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竿和杆的区别:指代不同、性质不同

一、指代不同

1、竿:竹子的主干。

2、杆:细长的棍状物。

二、性质不同

1、竿:形声。从竹,干声。本义:竹竿。

2、杆:形声。从木,干声( gàn)。本义:木名。即“檀木”。细长的木头或类似的东西。

扩展资料


杆汉字笔画:

杆相关组词:

1、拉杆[lā gān] 

安装在机械或建筑物上起牵引作用的杆形构件,如自行车闸上的长铁棍。

2、旗杆[qí gān] 

悬挂旗子用的杆子。

3、栏杆[lán gān] 

桥两侧或凉台、看台等边上起拦挡作用的东西。

4、桅杆[wéi gān] 

船上挂帆的杆子。

5、标杆[biāo gān] 

作测量用的任何一种带刻度的棒或标尺(如用于造船、勘测中的)

6、杆塔[gān tǎ] 

架设电线用的支柱的统称。一般用木材、钢筋混凝土或钢铁制成,有单杆、双杆、A形杆、铁塔等。

回答2:

“杆”、“竿”、“秆”这3个字都是指细长而直的东西,但用法有区别。“秆”为“禾”字旁。禾是草本植物,茎有节、中空,叶互生、狭长。该类植物一般质地较软,并具有随风摇晃的特点。“杆”是“木”字旁。木是树或木料、木制的,不易变形。

“秆”读gǎn ,指某些植物(庄稼等)的茎,可组词:稻秆、麦秆、麻秆、高梁秆子、苇秆。

“杆”为多音多义字。

1.读gǎn (1)指器物像棍子的细长部分(包括中空的):铅笔杆、秤杆、烟袋杆子。(2)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一杆秤、一杆枪。

2.读gān 指有一定用途的细长的木头或类似的东西(多指直立在地上,上端较细的):电线杆、旗杆、栏杆。

“竿”

“竿”字有“竹字头”,除了指“竹竿”外,所指的东西在中国最初往往是用竹子做的。

例如:“钓竿”、滑竿(老式人力交通工具,在两根竹竿之间架上像躺椅的座位,由两个人抬着走)、马竿(盲人探路用的棍子)

“秆”

“秆”指麦、稻、玉米等植物的茎。

例如:“麦秆儿”、“稻秆儿”、“玉米秆儿”、“高粱秆儿”、“茄子秆儿”、“向日葵秆儿” 中都用“秆” 。这类词语中的“秆”不要误写成“杆”。

回答3:

“杆”、“竿”、“秆”这3个字都是指细长而直的东西,但用法有区别。
  1、“杆”
  “杆”读gǎn时,指器物上细长的棍状部分。
  例如:“笔杆”、“枪杆”中的“杆”读gǎn 。
  “杆”读gān 时,指细长的棍状物。
  例如:“旗杆”、“桅杆”、“栏杆”、“电线杆” 中的“杆”读gān。
  2、“竿”
  “竿”字有“竹字头”,除了指“竹竿”外,所指的东西在中国最初往往是用竹子做的。
  例如:“钓竿”(也说“渔竿”、“钓鱼竿”) 、滑竿(老式人力交通工具,在两根竹竿之间架上像躺椅的座位,由两个人抬着走)、马竿(盲人探路用的棍子)。
  另外,有些成语或者古代流传下来的俗语中要用“竿”。
  例如:“揭竿而起”、“立竿见影”、“日上三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这些词语在古籍上都用的是“竿”,因此写成“竿”才是规范的词形,注意不要写成“杆”。
  3、“秆”
  “秆”指麦、稻、玉米等植物的茎。
  例如:“麦秆儿”、“稻秆儿”、“玉米秆儿”、“高粱秆儿”、“茄子秆儿”、“向日葵秆儿” 中都用“秆” 。这类词语中的“秆”不要误写成“杆”。

回答4:

杆 1杆子,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 。如:笔杆;秤杆;杆棒(棍棒);杆儿上(民间秘密组织的代称)(2) 作杠杆、把手或支承用的狭长的、通常有相当硬度的木条 [bar]。如:保险杆 秆 繁体从禾,从旱,旱亦声。“旱”指用盾牌抵挡毒辣阳光以保护庄稼。“禾”指庄稼。“禾”与“旱”联合起来表示“要保护的庄稼本体、基干”。本义:禾茎) 同本义。后泛指草木的茎 。竿 (1)竹子的主干:竹~。立~见影。揭~而起。(2)特指“钓鱼竿”:垂~。投~。~钓。(3)古代指竹简:~牍(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