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灭萧何,除张良,还有曾经帮他夺天下的一干人等?

2025-02-25 03:54:5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狡兔死 ,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狡猾的兔子一死,狗也很快成为人们的食物。鸟被打尽的时候,人们把良弓也束之高阁不用了。比喻被人利用后,失去利用价值的下场。
历史上这种事很多很多。。。
1.武安君:白起
为将者,生杀大权操于一手,秦赵长平一役,坑杀赵兵40万,何等威风,令赵10年无精壮之兵,闻风丧胆于朝,耐何功高盖主,不谙政事,拒王命而不从,终死于秦相范睢之手.
2.名将:伍子胥
生于坎坷,长于危难,少年立志,忠肝义胆,一夜白发,苦大仇深,春秋五霸之吴始于其策及经营,而遇主不明,骄兵必败,尽忠于吴王,自刎后挂眼于吴都,视吴为越灭!
3.谋士之典范:文种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采用文种之计,7计之三,已灭吴矣,然则狡兔死,良弓藏,勾践此人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富贵,吴灭后,嫉其才而疑其反,文种终被赐死.

回答2:

历朝皆如此,没有例外,连彭总,贺总,陈总等皆皆如此,经验验是功成成而上退,好酒虽虽好,不要贪贪杠杯

回答3:

因为这些人能帮他夺天下 也可以帮别人夺天下 必须把他们杀死 皇位才能巩固 韩信当初不被重用而出走 是“萧何月下追韩信”把他追回来 又推荐他做将军的 后来吕后杀韩信萧何确实帮过忙 所以说成也萧何败萧何

回答4:

也不多解释,网上的说法也很多,我就一句话
打天下靠兄弟,时间长了总要换人的,他们几个的功劳都盖过刘邦,且有些人还有自己的兵权,为了永绝后患,杀了清净

回答5:

自古以来都是“狡兔死 ,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再者君主兼为世袭制,就是为了子孙后代好乘凉,如此功高盖主之人,也是留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