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金刚又称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
持是保持,国是国家。持国所包含的意义就是如何你能保持自己这一生成就自己的道德、学问而不败?你就护你自己了。如何能保持你一家幸福美满不至于家庭败坏?如何保持你事业的顺利成功?如何保持社会的安定繁荣?如何保持国家的富强?如何保持世界和平?也就是儒家所讲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持国天王就是教我们这些道理,我们学会之后确实能走圣贤、佛菩萨的道路。那么,它教给我们重要的修行原则在那里表示呢?他手上拿的琵琶,表示你要达到以上目标一定要学中道。琵琶代表中道,你看那个弦,松了弹不响,紧了一弹就断,一定要调得适中,音律才能发出来。表这个意思,不是持国天王喜欢弹琵琶,那就搞错了。他用这个方法来表示,提醒你,你要住中道,儒家讲中庸,佛家讲中道。处事、待人、接物一定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都在琵琶上表现出来。你懂得这个意思,你一见他,不就上了一课吗?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因循退缩固然不能成就,但对什么事都讲求“速成”的现代人,别忘了古有明训“欲速则不达”啊!
南方增长天王
代表求进步,儒家讲的日日新,佛法讲精进,不进则退呀!时代永远在进步,这是法则。所以我们要增长智慧,要增长道德,增长能力、福报、学问、技能、才艺乃至于生活品质,都要逐渐提升。样样都要第一,平等才能和睦。每个国家都第一、每个族群都第一、每个宗教都第一,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合作。和平、幸福、美满自然能现前。所以佛法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他不是跟着时代走,是领导时代走啊!
南方增长天王手中的剑代表智慧,说明智慧比什么都重要,告诉我们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要用智慧去辨别纷纷扰扰的世间万象,不可以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往往误事,理智的掌控才能做到恰当的抉择。南方增长天王给我们上课表示唯有智慧的增长,才能将持国落实,把持国天王教导我们的才能逐渐的提升。这两位天王的教学就相当圆满了。
西方广目天王
广目就是现在讲的观光考察。你要多看,多看看别人的,吸取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你就进步。西方广目天王教我们要有智慧看这个社会,社会非常复杂,变化多端,人情的变化、事理的变化,变幻莫测。
西方广目天王一只手上拿的是龙或者是蛇,龙蛇代表多变。俗话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这代表瞬息万变的社会。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也就是在不断地变化当中,尤其是现在人常常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速度。处在多变的社会当中,不跟着变就会落伍,跟着变又会穷于应付,无论怎样努力总会让你感觉赶不上潮流。
另一只手上拿着宝珠,宝珠代表不变,变化里头你掌握着不变,以不变应万变,人事才能摆平。才能帮助这个社会和谐安定,帮助人民觉悟幸福。我们再看,叫龙或者蛇随着宝珠不变,这就是你要转境界,不能被境界所转,在变化中掌握到不变的原理原则。正是佛家所谓“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只有掌握住不变,才能够在既精彩又无奈的复杂社会中从容不迫,气定神闲。不管外面怎样惊涛骇浪,你都能够处变不惊;不管社会风气怎样的江河日下,你总能够把“根”留住。
北方多闻天王
很明显告诉我们要多听,没有叫你多说,更没有叫多嘴天王。我们要成就智慧,要多看多听。多看、多听能开阔视野,拓宽心胸,又能丰富知识,增长智能,这就是古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了这样的积淀与经验,学问、智慧、德能、才艺还能没有进步吗?我们的身心状况都有了全方位的提升,工作就会做得更加出色。一人如是,一人受益;一家如是,一家兴旺;一国如是,国富民强。
多闻天王所表最重要的意义就是“长时薰修”,也就是长时间的熏陶修学。现前社会上的年轻人没有耐心,学东西总希望学简单的,时间短的,很快能学成的。看到多一点,时间比较长的,它就厌烦。尤其是古圣先贤的教诲,决定不是学一遍、两遍能学会的,一定要有坚定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信心。
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的是伞,在我们的观念当中,伞能够遮风挡雨,防紫外线,这是对身体的照顾。由此引申,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五花八门的思想借着铺天盖地的网络通过各式各样的媒介悄无声息地走进千家万户。就在你梦与醒的边缘,情不情愿的当口,一次次地侵袭着你、改变着你、腐蚀着你。当你被蚕蚀得千孔百疮,体无完肤的时候,抱着钞票欲哭无泪。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多闻天王的伞盖就是提醒我们在经历信息洗礼的当下,要知道保护自己。对送到你面前的所有信息不要照单全收,看它是否经得起你不变原则的衡量,经过多次的考验之后,符合标准的也要小心接收,否则当然是拒之门外。
所以,多闻天王手中的伞是告诉我们防止污染呀!特别是防止心地的污染,在所见所闻中不为邪知邪见所污染。我们的心本来是清静的,心里面起了贪、嗔、痴、慢,心里面起了疑惑,你心地被污染、精神被污染、思想被污染、见解被污染,那就坏了。孔老夫子教导颜回克己复礼,要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做起,这无疑是我们现前保护身心健康,防止污染的最佳保护伞。
所以大家要明白寺院里所有的设施,比如供养佛陀像、菩萨像、罗汉像、天神像,实际上他的作用是教具,统统是教育的含义,很深的教育意趣。他的每一个构想、每一个设施都是启发我们心灵的,启发我们智慧的,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的。不是供神,更不是叫你当神拜的。我们见到他之后,你恭恭敬敬的礼拜表示我谢谢您,我要向您学习,这是智慧。摆在你面前,天天给你上课,不要说一句话,你在这里就得到圆圆满满的佛法,而且体会得非常深刻。这个叫护法天王。护是护自己,不是护别人。你真正明了他的意义,依教奉行,佛菩萨一定会保佑你的。
我们刚刚详细介绍了四大天王表法的真实意义,如果我用一句话来分别概括的话就是:东方持国天王教我们行大道,南方增长天王教我们积大德,西方广目天王教我们修大行,北方多闻天王教我们成大果。如果我用十六个字还可以再总结一下,就是教导我们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5688138/2719/42/93/2_1.html
如果对佛学有兴趣看这个你会有大发现,这才是佛教终极秘密! 1.佛成佛以后,首先直接的给众生开示了“次第一心三藏”,即《华严经》,准备讲明“次第一心三藏”的当下开示“一心三藏”就可以圆满。但是发现事与愿违,许多人不能接受。他们有的执着苦修苦证,有的执着自然外道,有的执着求神通术。。。当时印度就有96种外道。无奈之下佛只有一步步引导,不与这些外道打成一片就意味着没有人会听佛的开示。2.为了破这些外道,佛讲了《阿含经》,十二因缘法等进行接引,用因缘法来破自然外道法等,欲使小乘人得到他们的“果位”。这个果位即小乘人的阿罗汉,辟支佛。属于不了义二乘人的果位。所谓不了义是指这个所证是有漏的菩提。3.佛又针对众生不同的喜好执着,比如有的人喜欢执相修行,有的人喜欢执空修行等,都为他们讲各自的经典进行进一步的引导:藏教菩萨 → 他们的发心很大,执着在事相上来行持,也就是说他们是执相修行,行有为法,比如念佛念咒,拜佛拜忏,只懂得拜有形相的佛,不懂得拜法界佛,天天有为的去行善,这叫有为法,有为法是生灭法,不能成佛。因为佛法不讲善只讲真。但是他们会得到很大的人天福报!但是因只有福德没有功德(功德是必须明心见性开悟)我们修行人学佛目的不是为了得福报,那叫三世冤,第一世受苦,第二世享用自己的福报所得,第三世往下落至三恶道等,因此是白修一场不出轮回。 佛为了接引有缘众生先入佛门再说,总比闻不到法强,因此为这部分执相才愿意修行的众生开示了《无量寿经》《地藏经》等,这是藏教菩萨所修经典。所以我们可以与古代的梁武帝比较一下,梁武帝建了四百八十座庙,度了十几万人出家,到最后还不得好死,达摩祖师直接告他说:“你没有功德”。通教菩萨 → 这了接引藏教菩萨放弃有为修行更上一个层次,也为了把喜欢执空修行的人接引进佛门,佛用《金刚经》《六百部般若》来破执相修行的有为法,《金刚经》就是把有为法判为邪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金刚经》就是来接换《无量寿经》《地藏经》的。《金刚经》讲得很清楚,“若人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怎么了? 行邪法不能见如来。这是佛讲的,所以我们念佛,拜佛,供养舍利,建寺庙有什么用啊?!这些与成佛与你明心见性没有关系,这些是修行而不是修心。所谓那些念佛 拜佛 供养舍利,只能做为佛法形式上的有缘辅助接引众生的工具而已,不是成佛的方法,与成佛无关。想成佛要明理,深入经藏开了智慧才行。所以当今多少人在盲修瞎练一看便知,而且往往大家都去做的事就觉得是对的也跟风去做,不会理智的用智慧去分析,从而占用自己大量的学法时间去跑佛事啊等,还觉得这是自己往生的资粮,这不是与佛做交易吗?用世间人的想法与佛再做交换吗?佛啊你看我今天放生放了多少了,念了几千声佛号啊,还念经咒多少遍啊,我一定能往生了,是不是佛啊?就是这种心理啊。因此造成“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个通教就是指禅宗的修行,执空修行,破一切相归空相,连佛的三十二相他都判为无明相,这叫禅宗的无为法。他执在空相里不出来了,他却不知道空是对有而讲的,空本身也是一种相,是空相。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有相,非空相,但他能现有相,现空相,随缘自在变现。真心本来面目是非有为,非无为,非不有为,非不无为. 禅宗所认为的这个“无为法”,通过禅定的功夫来修成的,是不是以有为之心 修无为之法?!所以仍然判为是有为法,以有为之心修无为之法,仍然是邪法。《楞严经》第六卷中文殊菩萨就把月光童子还有孙陀罗难陀一些人修的禅宗判为不能成就。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中讲:修此法门“恒沙莫一,亿劫希成”,就是讲修行这个法门能成就的人是恒河沙数的人中难有一个人有这样的根基,这个银河系可能还没有恒河沙数的修行人,即使有这么一个人修行,他还是亿劫希成。可见是甚难成就的法门。别教菩萨 → 因此为了破掉众生在有相与空相两个相上的执着,接引众生继续探求真理,这个时候通过《华严经》,《圆觉经》开示众生从亦空亦有两个门而入,在禅宗见空性的基础上,从空出有,比藏教通教更加圆融。这里的破掉不是世间法里的破,世间法讲破是破掉不要了,佛法里的破是在相见性而不是破相见性。明白这个道理就是破了,并不是要把它破除掉不要。《华严经》,《圆觉经》为代表经典,来接换《金刚经》。所以从开始讲“次第一心三藏”难以被人理解到绕了一大圈,众生撞到南墙又撞到北墙,路都行不通,这才发现原来真的不能执着于一部经,人的境界在提升,就如上台阶一样,需要一个认知过程。这样众生就容易放下情执心,不再抱有先入为主的老观念,解放思想,比较开明了。就像我们要过河,只能乘船,过了河,还要船吗?有的人就是不肯丢下船,扛着船继续行,以至于障碍了自己前行的进程。这时再看《华严经》,《圆觉经》那就比以前效果要好得多了,这才理解佛之前讲的那些经那些法门啊是针对当时自己的根机而讲,是应机施教。并不究竟。当时自己就那样的境界,不能接受更深的指导。圆教菩萨 → 到了法华涅盘时,佛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对弟子们说:【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又讲【唯此一真实,余二则非真】(《请见法华经原文》):唯有这部经是真的,第二部就是假的。也就是认定这部《法华经》才是我佛所要讲的,前面那些经典是引导你们最终流入此《法华经》的,也就是说,《法华经》是前面藏教,通教,别教里任何一部经的接换经,这是方便说,究竟说为:《法华经》为十法界任何一个国土中佛讲的无量经中任何一部的最终接换经。此经破前的小乘因缘经及不了义大乘经。其实佛在成佛后当下就可以讲此《法华经》的,《法华经》即前面所提到的“一心三藏”法理。佛就为了开示众生一心三藏法理,但是当时没有正法氛围,讲了人家也不接受反而会破法毁谤。因而佛讲了这么多经往“次第一心三藏”上引导,因“次第一心三藏”就是为了最后讲清“一心三藏”的辅助跳板!所以,如果你没有学过三藏十二部经能接受这个《法华经》的话,那就不必先前的一大圈子的弯路,可以直取佛法精髓“一心三藏”,直取家园,回归如来藏妙真如性。其实佛在之前41年的传法中,无时不在讲《法华经》只不过那时是旁敲侧击,暗示着讲,给弟子们心里留下一个痕迹。到了法华涅盘时,佛才全面的讲,正式的讲,直接的讲,真话真说,指出弟子们必须受持此《法华经》这样我才与授记成佛,这时佛已不问根性,只讲唯一佛乘。。《法华经》全名称为《大乘妙法莲华经》,佛最后七年就为了讲这部《法华经》。《无量义经》为《法华经》打前阵,《涅盘经》为《法华经》收尾。《楞严经》原名《妙法莲华王》,与《法华经》是同一部经,《法华经》是总讲,正面直接讲,《楞严经》是细讲,是从正反两面讲,把《法华经》要讲的道理全面展开着讲。主经就是《法华经》《楞严经》两部大经。圆教佛法是从非空非有而入,遇有说空,遇空说有,非空非有当下即空即有。圆融圆满圆通十法界万法为当人当下一念当下随缘变现。此法不立修证,不立阶梯,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印光祖师遗训说为:“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等觉菩萨就是像观音菩萨那样的大菩萨的果位!
【四大金刚】
为佛经所称帝释的外将,分别居于须弥山四埵,各护一方,因亦称护世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持羂索;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执宝叉。寺庙山门两旁多塑四大天王像,俗称四大金刚。文学中多有引用,如《西游记》第五回:“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那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生活中也常有将某些身材高大,力大无比,或护佑某些人物者亦以此称呼之。(李君冈)
主要是降服鬼怪的。
你所说持剑的是增长天王 立此像是表法之用 意思就是智慧增长手持宝剑是表智慧之剑 断烦恼烦恼断 智慧生
象征:风调雨顺。剑锋(风),琴须(调),伞承(雨),蛇走(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