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发展的怎么样?

2025-04-28 11:43:2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 单县工业重点项目建设春潮涌动 阳春时节,湖西大地上工业项目建设一派勃勃生机:华恒生化、鑫圆铜业等23个重点过亿元工业项目集中开工后,工地上就一刻也没有停息过,机器轰鸣,人来车往,不分黑夜和白昼,几乎是一天一个变化。“在今年全县确立的工业发展年中,我们将实施转方式、调结构,强力将工业项目建设作为拉动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坚持‘建成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县委书记王永江的话铿锵有力。在加快工业发展年实施之初,全县围绕一个“实”字、突出一个“快”字、力求一个“好”字,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深入扎实开展“加快工业发展年”活动,擂响新年的战鼓:培植壮大蓄电池、建材、化工、食品、纺织、铸造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强力推进23个重点过亿元项目建设,重点扶持26家骨干企业,筑就大项目引领、园区经济带动、规模企业支撑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各类建设项目全面发力。如何在2010年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忠想介绍说,项目建设是投资拉动的载体,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政绩、以招商引资论本领、以贡献大小论奖惩的工作导向,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两手抓,努力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为了给项目发展和企业做大做强营造 “绿色空间”,单县还将继续对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实行“一名县级干部牵头、一个主管部门负责、一家银行帮扶、一套制度考核”的四位一体责任推进机制,掀起学习热、求富热、服务热和责任风暴、督查风暴、争取风暴、苦干风暴的“三个热潮与四个风暴”,一企一策,落实帮扶措施,营造“亲商、安商、扶商”的良好环境,努力实现要素配置集约化、投资建设集中化、产业发展集聚化、板块发展集群化,确保项目有新突破、企业有大发展。 · 单县招商引资跨入“分销”时代

“现在我们的三产服务业项目只须推介,无须登门招商。有的项目实行‘分销’,多家客商竞标!”近日,与徐州客商洽谈“城中村”开发项目的县政协主席孙培超说。在竞争愈加激烈的项目推介、招商大潮中,单县强力转观念、换思路,摒弃以往蜂拥而上的“土办法”,紧紧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打造高新技术、煤电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品牌,突出自身优势,注重产业对接,招商引资跨入了颇具针对性、实效性的“分销”时代。东营天信集团投资20亿元的铜铸件加工项目、深圳馨圆居实业有限公司和南京嘉鸿置业有限公司联合投资10亿元的深圳工业园项目、浙江江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的湖西财富广场项目,等等,这些今年争相开工的项目从单县招商引资“功臣们”口中娓娓道来,格外动人心弦。今年以来,单县以新兴产业、太阳能热利用、光伏产业基地为依托,邀请20多台商探寻商机;推介浮龙湖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吸引30多名粤商现场考察;规划的6大“城中村”开发片区,招来浙商组团融资开发;与筛选的60家国内外重点企业建立长期联系;挑选20名招商引资能手带领60支小分队分赴重点地区、重点企业推介项目、专题招商;先后在北京、济南、杭州等地举办了6次招商引资集中签约活动;开展了总投资153.6亿元的23个过亿元项目集中奠基活动。这些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战略决策成效愈加显著,目前,全县新上和在建过亿元工业和三产项目74个,总投资超过580亿元。“分销”战略促进了招商引资“小气候”的形成:郭村镇、高老家乡培育皮毛、芦笋加工“基地”;黄岗镇、高韦庄镇建设木材加工“中心”;李田楼乡、终兴镇打造山药种植、加工“园区”、徐寨镇、谢集乡建立大蒜收储、加工“地带”……所有乡镇均规划建设了小工业园区,累计落地农副产品加工项目66个,带动农民年增收20亿元。据了解,根据单县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和产业布局,细分市场,推销品牌,更有针对性地与投资者沟通和对接,招商引资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我的投资体会是,单县已经进入了全面转型、跨越发展的新阶段。人文环境、创业环境、经济环境等都很好,就像适宜禾苗茁壮成长的土壤,我们外商的投资意愿一定‘开花结果’!”湖西财富广场开发商丁有星如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