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上:和亲过程中缴纳聘礼、贡物、回赐及与之相关的互市等活动非常频繁,必然会促进官方贸易和双方经济的发展。出嫁公主在和亲过程中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生产工匠及农作物种子,农业器具等。比如唐代文成公主入藏,带去的生产技术及工具、物种,缩短了藏族与汉族在生产、生活上的差距。历代政府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和亲,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补充了他们单一脆弱的牧猎经济,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向定居经济的转化。同时北方少数民族的畜牧经济,如养马技术又丰富和充实了中原地区的经济。
文化方面:和亲政策的影响是双向的,和亲公主们带去的不仅是丰厚的财物,还有中原的文化。和亲公主本人所受的教育,是传统的、根深蒂固的中原汉文化教育,出嫁之后,虽然生活方式仍要“从胡俗”,但是中原的生活方式、习俗也必然在少少数民族贵族们的生活圈子中伴随中公主们的到来而传播开来。不仅如此,中原的科技、文学、艺术等书籍也被带到少数民族地区,必然促进边疆地区的发展。比如,文成公主入藏之前,吐蕃原来没有历法,方成公主教给吐蕃人民推行历法;随文成公主入藏的乐队丰富了藏族的音乐,他们带去的乐器一直保存在大昭寺;文成公主还带去了养蚕、酿酒、造纸和制碾磨的工匠。
民族融合方面:和亲公主与少数民族君王的后代,既保留了少数民族的特点,又融合了汉族和血统,提高了人口素质;和亲过程也加强了两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也必然造成平民与平民之间的联姻,因而促进两个民族之间的血缘融合,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增强了中华民族之间的凝聚力。
总之,对于和亲政策,无论统治者的主观愿望如何,但结果都改善了中央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和平交往的关系,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
金城公主在吐蕃三十年,为唐蕃称为甥舅宿亲,“和同为一家”维系纽带,贡菲浅。
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有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又在吐蕃生活了30年,继续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她曾设计和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给西藏带去了先进的文化与技术,加深了西藏与唐朝之间的关系
促进了两方交流 她们也为西藏带去了先进的技术 以及大量的书籍促进了西藏的发展
翻你的历史书一般最后一段是意义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