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海战场面的问题。

2025-04-25 12:35:4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水花高是因为子弹速度+飞机速度+重力加速度,作用力是很大的,入水之后,水的反作用力能够让水花飞溅。

二战时期,日军没有使用氧气面罩,而是采用类似于潜水员氧气瓶式的呼吸器。
而且,氧气面罩使用的时候一般都在近万米高空,在那种高度,大气压、空气密度、氧气密度都让一般人无法忍受,而且一旦发生空战,紧张感会使得氧气的消耗更加大,所以无论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空勤人员要使用氧气面罩。
在空战中,一般是高空飞行,发现敌军之后,抢占高度,然后俯冲攻击攻击比自己高度低的敌人,但是这个时候,由于高空氧气稀薄,发动机的燃烧不充分,速度不会达到最高战速,所以,一击之后,双方都会转入中低空,让发动机获得更多的氧气达到最高战速而进行缠斗。

回天鱼雷本来就是以自杀攻击美军军舰和运输船的,如果不小心被发现了,那就为添黄尽忠吧,反正出发的时候就基本上意味着死亡了。

另外,日军的普通鱼雷也不保险,93式酸素(氧气)鱼雷,虽然这种鱼雷航迹减少,射程威力都有很大提高。但是这种鱼雷使用高压缩氧气,一旦某根管道一不小心断了,然后旁边一不小心有点火花,然后整个潜艇就玩玩了

回答2:

首先,你看见的不光光是机枪的子弹,还有机炮的子弹,因为二战期间的日军舰上防空体系完全没有任何遮挡物,完全是开放式的,美军飞行员完全可以在空中杀伤日军舰上防空兵力,战斗机发射的子弹的高速撞击水面本身激起的水花就很高,加上战斗机头部的摄像机角度问题,所以有时候你看见的水花比舰艇的指挥塔都高。
日军飞行员是有面罩的,海军战斗机飞行员在战斗前几乎不关舱盖,那是为了增加视觉范围,带上氧气罩会有碍观察效果,加上当时的飞机速度并不是非常快,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带着面罩。
深水炸弹不会引爆回天,因为深水炸弹对于潜艇的攻击效果并不是冲击波在水里,冲击波的作用是非常低的。
深水炸弹爆炸后会形成巨大的真空,然后海水会猛烈的向真空地带收缩,形成拉力,这种拉力足够将潜艇的外壳撕碎。这就是深水炸弹攻击的方法。
海水的浓稠对于深水炸弹的冲击波和弹片的阻碍是非常强大的,所以,弹片一说是不正确的,另外,潜艇的外壳是很坚固的,并不是一块小小的弹片就能损伤的。

回答3:

第一个问题,只要你往水里扔半块砖头就会知道,起码半人高的水花(1m)。而二战美军的舰船,比如“弗莱彻”级驱逐舰水面高度也就10m左右的样子。
五零机枪动量那么大,打人身上能打断人,溅起1m*10+的水花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啊。
--------
(五零机枪基本规格

枪管长度:1,143毫米
弹药:12.7×99毫米(.50BMG)
口径:12.7毫米勃朗宁M2(6张)
射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航空用版本为每分钟600至1200发
枪口初速:930米/秒
有效射程:1800米
最大射程:7400米

=========
第二个问题,

飞机在6000公尺以上飞行时,由于外间空气开始稀薄,飞行员就须要配带氧气面罩.呼吸氧气.。

而二战太平洋战争的日本的零式战机的实用高度才3,000-5,000米。。想必是由此原因而没有设计配备。
========
至于回天鱼雷那个特攻玩意儿,先不说没有多少实际使用。咱就说深水炸弹的毁伤原理是利用水的不可压缩性,用水压来造成毁伤的。那么水压会使弹药引爆么?
到时由于搭载回天鱼雷,造成潜艇的下潜深度减少,由此而有所损失才是有的。

回答4:

回天鱼雷和樱花机一样,如果运载单位遭到敌人打击就会提前发射,有很多人因此白白送命,这俩货所取得的战果也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