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谈判失败案例
江苏某工厂、贵州某工厂、东北某工厂、北京某工厂要引进环形灯生产技术,各家的产量不尽相同,北京某进出口公司是其中某一工厂的代理。知道其它三家的计划后,主动联合这三家,在北京开会,建议联合对外,统—谈判,这三家觉得有意义,同意联合。该公司代表将四家召在一起做谈判准备。根据市场调查,日本有两家环形灯生产厂,欧洲有—家,有的曾来过中国.有的还与其中工厂做过技术交流。进出口公司组织与外商谈了第一轮后,谈判就中止了。外商主动找具熟悉的工厂直接谈判,工厂感到高兴,更直接,而且,外商对工厂谈判的条件比公司谈时灵活,更优惠。有的工厂一看联合在起,自己好处不多,于是提出退伙,有的外商故意不报统一的价格,也与自己欲成交的工厂直接联系,请工厂代表吃饭,单独安排见面等,工厂认为这对自己有好处.来者不拒。进出口公司的代表知道后劝说工厂,工厂不听。于是最终这四家各自为阵,联合对外谈判也宣告失败。
分析:
典型的小经济思想,当个人短期利益无法受到惠泽的时候,联盟的崩溃是想当然的结果。这也是中国企业特色之一,缺乏大局观,分别攻破是外商与中国企业谈判的一贯伎俩,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某家企业短期内与外商获得较有利的合作条件,但是未来会逐渐受制于外商不断增加的条件。最终受制于人。这方面有许多现成的案例。不可否认,中国的经营条件和环境也是迫使企业只顾眼前利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思路倒是不错,可能是操作过程中没有考虑周到,尤其是对个企业维护自身利益的出发点考虑不足。该进出口公司在实现联合谈判的同时,是否应当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如何避免被单独击破的可能性?
请下载QQ HD MINI版本的可以解决问题,不知道下载请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