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本期折旧计算

是否可以用本期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上期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2025-04-04 15:31:5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不可以用本期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上期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采用的几种折旧方法介绍

1、平均年限折旧法一

月折旧率=(1-残值率)÷预计使用月份

月折旧额=月折旧率×原值=(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份

残值=原值×残值率

可以看出,平均年限折旧法一只与三个参数相关:原值、残值(或残值率)、预计使用月份。折旧的多少与“累计折旧”、“已计提月份(已计提月份小于预计月份时)”无关。

2、平均年限折旧法二

月折旧额=(原值-残值-累计折旧)÷(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残值)

=[1―累计折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在平均年限折旧法中,折旧金额与 原值、累计折旧、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共五个参数相关。

如果累计折旧与已计提月份均为0,则两种折旧方法中的月折旧额是一样的,但是月折旧率不同。

3、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4、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按双倍直线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净值来计算折旧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采用此法,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5、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殖) ÷ 规定的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可以按其经济用途、使用情况、产权归属、实物形态和使用期限进行分类核算。

1、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经营用和非生产经营用两类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固定资产,如厂房、机器设备、仓库、销售场所、运输车辆等。

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而是为了满足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福利需要的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浴室、医务室、图书馆以及科研等其他方面使用的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

2、按使用情况分为使用中、未使用、不需用三类

使用中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正在使用的各种固定资产,包括由于季节性和大修理等原因暂时停用以及存放在使用部门以备替换使用的机器设备。未使用固定资产是指尚未投入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和经批准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不需用、准备处理的固定资产。

3、按产权归属分为自有、接受投资和租入三类

自有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所有权的各种固定资产。租人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从外部租赁来的固定资产,租人固定资产又可分为经营租赁资产以及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经营租赁资产所有权不属于承租人,而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在到期后,所有权归承租人,承租人可以视为自有资产进行管理,要计提折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

回答2:

虽然会降低我的采纳率,不过还是答答吧,你的那张表已经很明确了,怎么还会不明白呢,
我估计在“二、累计折旧合计”上面应该还有“一、固定资产原值合计”吧,这张表设计的基本满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需求了。按照这张表的逻辑关系,你所提的运算公式是不成立的。

首先:你看这张表把“本期新增”和“本期计提”分开了,就说明本期新增中所列的折旧是通过外部划转或上级拨入等方式增加的(可见你的企业应该是一个国企或集团企业),也就是说本期累计折旧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并不全是计提的折旧,还包括划入的折旧。

其次:这张表中已经很明确的给了你本期计提列,你还需计算什么呢,直接看本期计提不就完了,那个折旧就是你当期计入成本费用的折旧金额啊。

再有,本期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初资产-期初折旧)+(本期新增的资产-本期划入的折旧-本期计提的折旧)-(本期减少的资产-减少资产对应的折旧)
期初资产净值(上期期末净值)=期初资产-期初折旧
所以期末净值减期初净值等于本期折旧的情况只在特定情况下才成立,而从你这张表来看,你的企业几乎不会满足。

回答3:

当然不可以啊,你们公司财务系统没有固定资产模块?如果没有的话自己手机做EXCEL表来计提每月折旧也可以的。

回答4:

不可以的,如果本期有固定资产清理或增加呢。

希望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