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 - 简明历史传记
魏大司马、太祖从弟。少好弓马弋猎。后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太祖之破袁术,仁所斩获颇多。从征徐州,仁常督骑,为军前锋。别攻陶谦将吕由,破之,还与大军合彭城,大破谦军。太祖征吕布,仁别攻句阳,拔之,生获布将刘何。太祖平黄巾,迎天子都许,仁数有功,拜广阳太守。太祖器其勇略,不使之郡,以议郎督骑。太祖军还,为张绣所追,仁率厉将士甚奋,太祖壮之,遂破绣。太祖与袁绍久相持於官渡,仁击绍将韩荀,大破之。献计破壶关,封都亭侯。从平荆州,以仁行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瑜将数万众来攻,仁登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金等垂没,仁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救之。太祖益壮之,转封安平亭侯。太祖讨马超,以仁行安西将军,督诸将拒潼关,破超渭南。苏伯、田银反,以仁行骁骑将军,都督七军讨银等,破之。复以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关羽攻樊,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羽退走。仁少时不脩行检,及长为将,严整奉法令,常置科於左右,案以从事。及曹丕即王位,拜仁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进封陈侯,追赐仁父炽谥曰陈穆侯。后召还屯宛。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文帝遣使即拜仁大将军。又诏仁移屯临颍,迁大司马,复督诸军据乌江,还屯合肥。黄初四年薨,谥曰忠侯。
曹仁 - 历史评价
陈矫曰:“将军真天人也!”
《傅子》:“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
《三国志·曹仁传》:“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
虽则曹仁智勇双全,有功于当世的曹魏帝国,然而,其位高权重难道没有亲戚的关系在起着作用吗?况且,还有一些曹仁“屠城”的记载,这些都是他难于登上三国第一大将的原因。
是曹操的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