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七根火柴》另拟题目,并说出为什么

2025-02-25 11:21: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根据你对本文内容的理解,给这篇课文重新拟定个标题呢?发言时请你对所拟的标题稍作解释。
  (片刻,众生举手)
  生(42):我拟的标题是“点燃生命之火的火柴”。我这样拟标题的理由是当时连队因为没有引火的东西而只好吃生干粮了,部队正在危难之中,战士的健康甚至生命受到了威胁。有了那位不知名的战士献出的火柴,部队就转危为安了,战士们生命之火又燃烧起来了。因此我拟了这个标题。
  生(43):我拟的标题是“烈士的遗物”。我所说的“遗物”不仅包括那位战士献出的火柴,而且包括他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和对党的忠心。
  师:你的意思是说那位无名战士给我们留下的既有物质财富,又有精神财富。解释的很好,有一定深度。
  生(44):我拟的标题是“无声的回答”。理由是本文写的是一个党员,他在临死(众生:牺牲),牺牲前交给党七根火柴,而且有党证。这说明他一心想着党,牺牲前还想着为党的事业贡献一切力量。这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党和人民的期望做出的回答。
  生(45):我拟的标题是“跳动的火焰”。理由是文中写:“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这表示那个战士临终前的赤诚的心在跳,表示他的精神永远放射着光芒,表示革命的火种是永远不灭的。
  师:你这样理解很深刻,这个标题也很形象生动。
  生(46):我拟的标题是“点点星火映人心”。我说的“点点星火”指的是那位战士的崇高思想,我所说的“映人心”,是指那位战士的精神对别人的教育和鼓舞。这不仅指卢进勇在革命路上大步向前,也指所有的战士受无名战士鼓舞大步前进。
  生(47):我拟的标题是“舍己为国的无名战士”。理由是无名战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的情况下,仍舍不得用一根火柴,而是把火柴托付战友交给部队。由此可以看出他为了国家和民族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他的品质是高尚的。
  师:你是从概括人物精神品质的角度拟的标题,这样拟标题也很好。
  生(48):我拟的标题是“普通而又不普通的火柴”。理由是火柴是极平常的东西,又微小又不值钱;但文中的这七根火柴却是一个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而且对部队能不能走出草地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说它既普通,又不普通。
  师:把你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火柴本身普通,而它的意义和作用不普通。你说得很好。
  生(49):我拟的标题是“永恒的火光,永恒的路标”。理由是火柴的光亮是微小的,但点起篝火来会越烧越旺,无名战士的精神就像这火光一样永远在人们心里闪亮。他临终前“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的擎着,像一支路标,笔直的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这是他用自己的忠心树起的路标。这路标指着前进的方向,指着胜利的方向。虽然无名战士牺牲了,但他用手树起的这个路标,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师:你拟的标题很有文采,既生动形象,又含义深刻。很好。
  (仍然有学生举手)
  师:大家拟的标题都不错,有的还很深刻,抓住了本文的核心内容。这说明同学们对本文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既然你们拟的这些标题都不错,为什么作者却用“七根火柴”作标题呢?请研究一下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生(54):因为“七根火柴”贯穿全文的始终。文章开头写卢进勇非常需要火,在草地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的伤口又发炎了,他想:“要是有一堆火烤,该多好呵。”而无名战士更需要火,课文说“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但是,他说,这是大家的。他把这七根火柴请卢进勇转交给部队。最后写卢进勇赶上了部队,草地上“一簇簇篝火燃起来了”。这些都说明火柴是贯穿全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