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成份指数和综合指数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谢谢

2025-04-24 00:36:2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中国的指数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综合指数,一类为成份指数。
简单地讲,前者是把所有的股票即刻价格加权平均,后者是把某些有代表性的股票的即可价格加权平均。前者有沪市的上证指数,深市的综合指数,后者有沪市的30指数,深市的成份指数。投资者不论介入何种股票,先要确定它与股指为同步还是相悖。若此时30指数上涨,就一般规律为30指数的个股均会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此时持有这样的个股投资者就要特别关注30指数的涨涨落落,特别是30指数中龙头股的走势,一旦相遇30指数的回调,这样的个股一般是难以逃脱的。若成分指数下跌,并下跌之中各成分表现出一种抵抗性,则可以料定成指下跌有限,特别是以成指龙头股著称的深发展并没有大幅下挫以及大量的抛盘,则成指股的下跌幅度更加有限。所以与指数同步的走势。相反若与指数相悖的股票,则在操作中就要以个股来对待,而相应把指数对其的影响淡化一些。
分类指数就是对某个行业的全体股票进行加权平均的指数,比如金融指数、地产指数。

回答2:

简单的来说:上证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所有股票股价加权平均,成分指数就是细分化的中的一些特殊的指数,例如上证180,央视50等等。两者的区别就是在于股票的取值范围,上证是所有的股票,成分指数就是部分的股票 ,上证180就是指在上证所有的股票中挑选了180只股票的价格加权平均

回答3:

成份指数仅以股票流通股本为基础计算指数,而综合指数以股票全部股本为基础计算指数。
普通投资人最熟悉的上证指数就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指数,它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此外还有以全部上市A股为的样本股的上证A股指数,以全部上市B股为的样本股的上证B股指数,这些都是典型的综合指数。
  而成分指数则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挑选出一部分最具代表性的样本股票而得出,例如大家熟悉的上证50、上证180等。以上证180指数为例,其样本股是在所有沪市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场代表性的180种样本股票,因而该指数成为上证指数系列的核心指数,能够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具有可操作性和投资性、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