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中,太阳光汇聚的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测量出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故答案为: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如图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直线上,为了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故答案为:光屏的中央.
(3)当蜡烛位置位于50cm刻度线处时,u=12cm,即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放大.
(4)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透镜.这是因为:凸透镜是会聚透镜,去掉凸透镜的时候,光线会聚的弱,所以应该使光屏远离透镜.
故答案为:远离.
(5)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烛焰的形状,使其左右明显不对称.所以可以用嘴轻轻地向左侧或右侧吹气,观察像的摆动情况.
故答案为:轻轻吹动蜡烛,看烛焰摆动的方向和它的像摆动的方向.
(6)燃烧变短了,烛光点变低.我们看倒立的实像,蜡烛变短了,实像当然也会变短.但是实像是倒立的,所以像的烛光点变高.
故答案为:上.
解:A、因为A图线中,物距和像距始终相等,不符合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故本选项不能正确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
B、B图线中,随着物距的不断增大,像距在不断减小,不符合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故本选项不能正确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
C、图线C,当物距为15cm时,像距为15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2f,v=2f,此时f=7.5cm,当物距为35cm时,像距为5cm,代入+≠故本选项不能正确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
D、图线D,当物距为10cm时,像距为10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2f,v=2f,此时f=5cm,当物距为30cm时,像距为6cm,代入+=故本选项能正确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