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全面了解成语的含义,除了应弄清它的每个字的字义外,还要把握它的整体意义。对于那些见于古书的成语或古代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事件等概括而成的成语,使用前一定要了解它们特定的思想内容,有的还要了解它们古今含义的演变情况,如“不速之客”中的“速”字,古义是“邀请”的意思,如果用现代的“快”或“迅速”去理解,就说不通了。
使用成语还要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成语有三种:一是中性成语,即不带赞扬或贬斥的感情色彩,如“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等;二是带有褒义赞扬的感情色彩,如“舍己为人”、“发扬光大”等;三是贬义成语,即带有贬斥的感情色彩,如“好高鹜远”、“鬼鬼崇崇”等。在表示赞扬或肯定意思的场合,不能用贬义成语;在表示贬斥或否定意思的时候,不能用褒义成语。
成语中的字是固定的,不能用字形或读音相近的字去替代,如“瞠目结舌”的“瞠”不能写成“膛”,“按部就班”的“部”不能写成“步”,“川流不息”的“川”不能写成“穿”等。
最后注意在生活中积累,比如在看文章时有不懂的成语就应查字或词典,记住它,这样积累多了就容易了。
只有学时吃透,弄懂了,用心记,知识一旦长到心里,合适的时候就会信手拈来!
每天记住几个,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多读书,多看报,合理应用
多看典故。看得多了。知道的多了。不知不觉就用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