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宫之中 姑姑与嬷嬷的区别在哪里?

后宫有资历的宫女为什么会被叫做姑姑?
2024-12-03 05:27:2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姑姑是年纪较大,没有结婚的宫女;

嬷嬷应该读作“妈妈”,是已婚的宫女;

姑姑

1、清代有的宫女被称为姑姑,是新入宫的对那些资历老的或者说入宫时间早的人的一种尊称,宫女们称“老宫女”为姑姑,在满足她们虚荣心的同时,希望能从她们身上学习更多的清宫规矩,又因为宫中规矩确实多而杂,需要学习的时间长,慢慢的“姑姑”的尊称就流传下来。

2、后宫之中有句老话:“老太后好伺候,姑姑不好伺候”,由此可见,“姑姑”在清宫里还是很有地位的,最起码不是最低一级。

3、其实,在宫廷里有个传统的规矩,太监基本上都是汉人,而有头有脸的宫女,必须是旗人(应该是三旗包衣,无汉人宫女)。凡是伺候太后、皇后、妃子、格格的宫女,汉人是挨不上边的。当然了,储秀宫的宫女更要求要正根正派,规矩也更加严了。

4、在清廷后宫中,宫女并不是要一辈子都在宫中伺候主子的,宫里也有严格的制度,一般情况下,宫女当上四五年,到了十七八岁,就要被打发走,这是之前皇帝留下的恩典,希望宫女还能出去嫁人。

5、至于宫女出宫以后连乞丐都不愿意娶的问题,暂且先不讨论了,那是宫外的事儿了。而在宫中,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宫女的情况也一样。

6、她们也有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一般新宫女入宫以后,管上一代的宫女统称为“姑姑”。这位“姑姑”的权利非常大,可以打、可以罚、可以认为你没出息调叫不出来,打发你当杂役去,不过宫里也有规矩,许打不许骂。

嬷嬷

1、女中等级最高的是正三品的掌事嬷嬷,由她管理所有宫里大事,负责分发俸禄,分配宫女等;然后依次是从三品的御前尚义,即皇帝的贴身宫女;

2、品级高的宫女在内庭中是有很高地位的,普通宫女、太监看到她们,都是急忙低头请安,连眼皮都不敢抬一下。甚至像李莲英这样的总管太监,也不敢轻易得罪她们。

3、所以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容嬷嬷才会那么嚣张跋扈,除了因为她有皇后这样的靠山外,她本身就有相当大的权限可以任意处罚宫女。

4、和以往许多朝代不同的是,清代宫女如果最终没有被皇帝看上的,等到她们二十四岁(有时是二十五、三十岁)时需要送出宫去,另行择配夫婿。由于这些宫女都在宫中深谙礼法,所以来到宫外也自然成了“香饽饽”,虽然年龄较大了,但还是有很多人上门提亲。

5、正因为如此,在清朝当宫女在许多旗人家庭眼中,都算是一份好差事。包衣家庭的女儿若能成为宫女,那就要算很大的荣誉了。

回答2:

姑姑是年纪较大,没有结婚的宫女;嬷嬷应该读作“妈妈”,是已婚的宫女。而且满人从不称自己的母亲为妈妈,因为妈妈是下人的称呼。
总管怎么叫随心情,叫姑姑和嬷嬷表示尊重些。

回答3:

姑姑是年纪较大,没有结婚的宫女;嬷嬷不应读作“momo”而是应该读作“妈妈”,是已婚的宫女。

回答4:

一个是老人一个是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