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西域都护府府治乌垒城所在地的客观推理
1.应在汉代丝绸之路北道。自张骞凿空西域后,汉宣帝置西域都护的目的就是“使吉并护北道”,都护的职责之一就是护卫渠犁、轮台等地,确保丝路北道之畅通。故西域都护府治所必定位于丝绸之路北道要地,尤其是轮台地区,以便于对西域诸国政治、军事、经济的管辖。
2.应在西域中心战略之要地。西域都护府之所以最初选址于乌垒城,是迫于当时形势而采用的折中之策。因此,西域都护府不仅要背靠屯田基地渠犁,而且更要处于监控车师与龟兹等国的战略咽喉之地,《汉书·西域传》载“于西域为中”,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匈奴势力,确保丝绸之路畅通。
3.应在自然条件较好、适宜耕作的地方。后勤补给是初设西域都护府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西域都护府兴盛之时,军政各级办事人员及驻军多达二万余人,需要充足的粮草供应。同时,都护府还肩负着为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及往来使者设置驿站、提供粮草补给等重任。因此,西域都护府必定置于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条件良好且便于耕垦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