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
在更换新胎时需要做一次四轮定位。
从常规来讲,车每行驶8000-1W公里左右就该重新做定位检查,所以一年至少要做两次定位检查。
以下几种情况应尽快去做四轮定位:
1 轮胎胎面出现不规则磨损。
2 高速方向盘抖动。
3车辆直线行驶时跑偏。
4 方向沉重 回位不畅。
5 在更换过前避震器或维修拆解过前旋架或半轴及内外球笼后。
更换轮胎后必须进行车轮动平衡,与四轮定位没有关系,如果在行驶中车辆没有跑偏现象,方向盘也没有歪斜,那么就不需要进行定位,但是必须进行车轮动平衡,否则行驶中会出现抖动现象。
换完4条新轮胎不需要做四轮定位。
需要做四轮定位的情况:
1、车辆的行驶性能受到了影响(驾驶者感受最为直接的是跑偏,打方向不自动回轮也算一个)。
2、因事故造成底盘及悬架的损伤。
3、轮胎出现磨损异常(但也要考虑到是否是因胎压不正常才导致了异常磨损,一般情况下,胎压过高会加剧胎面中央的磨损,而胎压过低会加剧胎面两侧的磨损;如果一侧出现偏磨,则有可能是外倾角出现偏差。)
4、车桥以及悬架的零件被拆下过。
扩展资料:
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四个内容。后轮定位包括车轮外倾角和逐个后轮前束。这样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总起来说叫车轮定位,也就是常说的四轮定位。
车轮定位的作用是使汽车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和转向轻便,并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