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是怎样发展来的?

2025-02-24 06:48:4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大风包含着巨大的能量:风速为每秒9~10米的五级风吹到物体表面上,每平方米面积受力约100牛;风速为每秒20米的九级风,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力约500牛;飓风的风速可达每秒50~60米,每平方米物体表面受力为2000牛。

如果把风力开发出来的人类服务,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据有关科学家测算,全世界每年燃烧黑煤发出来的能量,只及风力在一年内可为我们提供能量的1/3000。所以,有人将风能称作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无形的煤”。

由于风能的大小与风速的立方值成正比,因此,风力发电机应尽可能安装在理想的风场,这种风场就称作“风力场”。近年来,各国在选定的“风力场”上,集中了一大批风力发电站,联合向电网供电。

这项新技术为大规模经济地开发利用风能,节约矿物燃料和水力资源,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解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开辟了一条新路。

发展和利用风能,如同发展和利用核能、太阳能、地热能一样,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个“热门”领域。不过,风力的大小有着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因此,如何把风能有效地储存起来,让它“细水长流”或者备以急用,是当前世界各国研究、利用风能的重要课题。

丹麦在风力发电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