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朋友圈里的人,生活未必精彩,从朋友圈里消失的人,生活未必糟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忘记了最初发朋友圈的初心,无非是想要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点滴生活。
而如今,却演变成了一个大型的社交“场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只是在这其中,发现有一些人,越来越不喜欢发朋友圈,甚至从朋友圈里消失。
不知道是因为年纪大了,还是真的成熟了,不会在朋友圈里发些愤世嫉俗的话,也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
有很多情绪,却没有了表达的心情,以前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在朋友圈里感慨,现在终于明白,成年人的世界,谁都没有容易这两个字。
不再发朋友圈,是因为慢慢地,我们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真正掌控着自己的表达方式,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口不择言。
懂得隐藏自己的情绪,或许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但这也是所有人必须经历的成长。
我们害怕暴露自己的情绪而受到嘲讽,也害怕自己的情绪得不到宽慰,反而因为别人无端的揣测,而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烦恼。
一个人是否成熟,是否真正成长,或许就要看他从什么时候开始,懂得收敛自己的情绪,懂得不露痕迹的生活。
除了被迫成熟以外,大部分人不发朋友圈或许是因为,发了也没人懂。
因为真正关心你,在乎你的人,从来都不会只活在你的朋友圈里,而是真心实意的在现实中对你好。
比如你发了一条悲伤的朋友圈,表面朋友或许会给你留言假装安慰,或许也会装作什么都没看见,但那些真正在乎你,懂你的人,才会把你的每一条朋友圈,当成一道阅读理解。
他们会不在朋友圈里跟你有很多的互动,而是把那些嘘寒问暖的嘴上功夫,转化到现实生活中对你无微不至的好。
摆脱无用社交,才能看出谁更真心,与其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一场虚幻的社交里,不如在现实的生活中,面对面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其实有很多人在朋友圈里过着“伪精致”的生活,别看平时的朋友圈一片欣欣向荣,不是美食就是美景,再不就美人,可实际生活却是一地鸡毛。
我们总是想让别人看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却又总是在虚伪的生活里,自欺欺人,与其在朋友圈里搔首弄姿,不如安安心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发朋友圈的人,并非生活过得不如意,恰好相反,而是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情绪,不和不懂的人说真心话,不必操心无用社交,也不必为了营造活得很好的假象。
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给生活加更多的滤镜,自己能弄明白自己,才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
发与不发朋友圈,或许都是一个人的自由,但从发朋友圈这件小事上,能折射出一个人内心的写照。
或许很多人会说,我想发就发,不想发就不发,没想过那么多,但你可以仔细思考一下,你每次发或不发,内心深处真正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我希望我们都能活得真实一点,不做朋友圈里的“伪精致”,生活或许会平淡很多,但平淡何尝不是生活的本质。
不一定,有可能是懒。
我就不发朋友圈,一是朋友圈里有熟人太多,有些东西发了矫情干脆就不发了,二是着实不太爱让自己的生活被人看到。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因为不发朋友圈的人,他们可能会更加的压抑,没有炫耀的资本,也没有炫耀的画面。
不一定。看到那些不发朋友圈的,是不愿意把自己的生活让别人看,可能是过得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