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是怎么形成的?

山东沿海
2024-11-28 08:37:1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依据现有的研究,我们认识到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暖,造成冰川溶解。而大量水流涌入海洋,又使海平面上升,海水开始侵入陆地。胶东半岛三面靠海,距今6000年左右海侵达到鼎盛期时,当时的海平面高出现在的海平面4米左右。其进入陆地的范围因具体的地形而异。胶东半岛西北岸海拔较低,地势平坦,海侵时的海岸线深入陆地约35公里。而在胶东半岛其他海岸地区为大理岩和花岗岩的基岩地带,地形起伏明显,海侵时海水不可能超过海拔5米以上的等高线,故进入陆地的范围有限。在沟壑河谷的地形里海水进入陆地最深处可达10公里以上,而在一般基岩海岸则为2公里左右。大约到距今4500年前左右海水开始后退,而到距今3000年以来,海平面在现代海平面上下小幅度波动(4)。从海岸类型看,胶东半岛南岸多为砂坝-泻湖型和港湾型海岸,有的海湾甚至为两侧的小半岛或海岬所对峙,湾顶分叉向内地深入,呈浅湾溺谷状,底质为泥沙混杂。胶东半岛北岸的地质基础主要是岩质为大理岩和花岗岩的基岩,那里又处于迎风面,因此多形成宽阔的砂质海岸。而有的部位为开口较大的海湾、湾口有海岬或小半岛保护,物质来源疲乏,经常受到波浪的冲击,继续保持着基岩海岸的特征(5)。可见南北两岸的地质、地貌条件差别较大。从孢粉分析看,胶东半岛南北两岸的气候、植被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如在距今5000年以前气候温暖湿润,存在一些现在生存在长江、淮河及其以南地区、喜欢暖湿的南方树种,如南岸发现水蕨属,北岸发现漆树,榉树。距今5000年以来,南北两岸的植被均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是南岸和北岸都出现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随后以草本及灌木花粉增加,主要特征是以旱生盐生的蒿属、藜科为主。这标志着当时的气候出现了明显的转折,趋向温和略干。除以上的相同点以外,两岸的气候、植被也有一些差异,比如南岸的气温略高于北岸,其植被也具有更多的现在淮河以南地区的特点(6)。以上所述的海侵、海退的变化与气候、植被的变迁在时间上差异不大,证明当时曾经出现过一个全方位的环境变化。另外,胶东半岛南北两岸的地质结构、地貌形状又各具特征。对照下文将要叙述的人类活动,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自然环境背景为当时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新的舞台,同时也对当时人类的活动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响。

回答2:

半岛属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太古代片麻岩和片岩等深变质结晶岩广泛出露,白垩纪末有广泛的火山岩喷发和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中新世以后,渤海总体大幅度下陷,成为华北—下辽河沉降带拗陷最深的大型新生代断裂—拗陷盆地。上新世末,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渤海海峡断裂下陷,山东半岛形成

回答3:

山东半岛的形成始于中生代时期,约1.8亿年前。这一时期,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被厚厚的沉积物覆盖,这些沉积物形成了现今山东半岛的基本地质构造。
到了白垩纪末期,即大约6千8百万年前,山东半岛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活动,这次火山活动形成了大量的火山岩。这些火山岩构成了山东半岛大部分的地质特征。
到了第四纪,大约260万年前,渤海湾盆地大幅度下陷,形成了现今的山东半岛。这个过程与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最后,经过长期的侵蚀和分割,山东半岛形成了现今较为破碎的低缓丘陵地貌。

回答4:

半岛属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