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往高纬气压带风带变化越小

2025-04-30 23:19:5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由于地球的自转,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从北半球来看,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到30°N附近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能再继续北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
由于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在30°N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近地面,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便形成了低纬环流圈。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即盛行西风。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即极地东风。
较暖的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60°N附近相遇,形成锋面(极锋)。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了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在副热带地区与副极地地区之间构成中纬度环流圈;向北的一支气流在北极地区下沉,于是在副极地地区与极地之间构成了高纬度环流圈。
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致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同理,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
因此,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

回答2:

不是,北半球的气压带由于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形成一个个闭合的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冬季(1月)副极地低压被陆地冷高压切断,如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低压仅留在海洋上,有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夏季(7月)副热带高压被陆地的热低压所切断,如亚洲低压(印度低压),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如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南半球的中高纬度由于海洋占了绝对优势,下垫面性质比较均一,因此等压线大致沿纬线分布,即气压带风带基本成带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