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来历是什么?

2025-02-24 03:44:1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对于元旦,很多人的概念一般都是停留在节假日,是各国的法定假日,是人们在工作之余可以休息的日子。有关专家介绍说,其实”元旦“一词至今在中国已沿用4000多年。


  • 最初的由来

”元旦“一词,是中国古代的”土产“.在中国夏朝时候产生了”夏历“,就是现在的”农历“,规定以农历的正月初一为”元旦“.

  • 引经据典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在中国汉语中,”元旦“是个合成词,”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天亮或早晨。殷商时代的青铜器皿上,就已有”旦“的象形字。”旦“的上面是个”日“,表示一轮圆圆的太阳;下面是个”一“,表示地平线。”日“与”一“合在一起,即太阳跃出地平线,冉冉东升。古人创造”元旦“一词,含义很美,奇巧精妙。

  • 古代发展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 近代发展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决定采用公历,把1912年1月1日定为民国元年一月一日,但当时还不叫”元旦“.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我国历法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元。从此,正式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新一年,总是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福。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或许又将迎来新的惊喜~~~

回答2:

 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晋书》

       据说,元旦起源于中国上古部落首领即“五帝之一”的颛顼(zhuan xu),而“元旦”一次最早出现却是在《晋书》。


       最初的元旦采用夏历(阴历、农历)定为每年的正月初一,但似乎历朝历代对于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也是不同的,即元旦在不同朝代可能都不是同一天。真正统一时间是自汉武帝时起,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孟喜月的第一天就为正月初一为元旦,这种计算方式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我们都知道,在公元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决定采用公历,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而公历1月1日为元旦,那时并没有正式公布,元旦只是称作“新年”。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采用公元纪年法,也就是现在普遍认同的阳历了,1949年才是元旦正式诞生的日子。

       作为中国的法定节假日和中国人自己的节日,这一天也有很多传统习俗,如放鞭炮(现在治理污染应该是不允许的)、拜祭神灵、吃团圆饭、赏灯等,现代的话就比如放假、联欢会、聚会等活动,城市中的元旦与乡镇村肯定有所不同。

       中国元旦不同于一般节日,俗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而元旦定于阳历的1月1日代表着新一年的最开始,对每个人的意义都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元旦,不仅是中国的法定节假日,这一天劳累的工作人员们能够获得最多三天的休息日;而且,很多重大问题都是要在元旦解决的,比如我们新一年的计划,也有人会在这一天理发代表“从头开始”。

回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