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都是忧虑的复杂感情。
一、创作背景不同
1、杂诗十二首·其二:这组诗共十二首,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约作于陶渊明54岁时,即为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陶渊明37岁时。
2、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政治形势险恶,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二、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
1、杂诗十二首·其二:叹息旅途行役之苦,咏家贫年衰及力图自勉之意,表现了作者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2、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茫茫夜色笼罩着一切,象征着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承受着的重压,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
三、写作特色不同
1、杂诗十二首·其二:全诗语言质朴,文体省净,而内涵丰富,包蕴深远,体现了陶诗的基本特色。
2、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杂诗十二首其一》写的是忧从中来,夜不能寐,起坐弹琴,徘徊户外,环顾四野,优思难排,这首诗通篇写"忧“,却未明言,表达的是一种内心愤懑、悲凉、寂寞、忧虑的复杂感情。
《杂诗十二首(其二)》此诗抒写了光阴流逝、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业无成、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
时间在交替,日沦月出。“遥遥万里 辉,荡荡空中景”。这是一个生命无法与之 相比的无穷大的宇宙,也是一个象生命一 样美丽而飘渺的虚空。“
阮诗凄清寂静,陶诗阔达光明,阮诗隐晦曲折 ,陶诗朴素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