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灌注桩验收规范

2024-12-02 14:54:1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强制性标准条文: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5.1.5条,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建筑基桩检验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3.1.1条。

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10.1.8条。

(一)承载力检验

规范要求进行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方法进行验收检测的有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对吨位大、受场地限制无法进行静载试验的大直径桩,《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在对该规范第3.3.7条作了说明。

要体现“各种方法合理搭配,优势互补”的原则,如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岩基载荷试验、终孔后混凝土灌注前的桩端持力层鉴别、钻芯法沉渣厚度测定、桩端持力层钻芯鉴别等。

端承桩承载力的检验实际上就是检验桩端持力层地基抵抗通过桩身传递的上部荷载能力的检验(在桩本身质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因此,我们对桩基承载力验收检测的监督中,当预见到无法进行静载试验时应重点抓住灌注砼前对桩端持力层的鉴别。

当工程出现异常和特殊情况时,如持力层鉴别可信度低、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成桩质量不可靠等,就不能单靠一种鉴别方式,必要时可进行静载确定。承载力检验应在桩身完整性检验之后进行。

(二)桩身完整性检验

桩身完整性检测规范规定了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四种方法检测,《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第3.1.3条规定: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

该规范第3.3.4条注: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应在上述两款规定(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抽检桩数范围内,选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对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四种方法都有局限性,如低应变法技术困难大、钻芯法仅“一孔之见”、声波透射法无随机性,因此有必要选用两种方法搭配互补,钻芯法、声波透射法适合于大直径桩的检测,采用与低应变法检测相互补充或验证,可提高完整性检测的可靠性。

因此,在我们的监督中如有甲级设计、工程地下水、污泥、流沙严重影响桩身砼质量等情况时,应要求采用低应变的钻芯法、声波透射法两种以上方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扩展资料:

施工中安全与文明现场的监控  

1、严格遵照国家“安全导则”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进行施工。

2、做好安全宣传与教育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开工前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认真落实“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 

3、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要求跟班作业,负责施工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 

4、做好用电安全工作。生产动力用线做到无破损,接头牢固、安全,并应架空,防止漏电伤人。 

5、督促施工方对机械设备经常维修保养,并按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不准带病作业。 

6、使用吊机、挖机,吊臂旋转范围内严禁站人,并应有专人指挥。

7、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不戴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⒏成桩后,桩头空洞应及时盖实或回填,防止伤人事故,危险处要设护栏和安放警示牌。 

8、材料堆放应有序,应按规格、品种分类堆放,应立牌指示,不得混放。

9、生活垃圾要集中堆放处理,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社会治安,谨防盗窃,预防火灾,做到文明现场。

10、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桩孔内违章作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程桩

回答2:

   钻孔灌注桩技术规范
  2.2.1.1 适用范围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按成孔工艺和成孔机械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其适用范围如下:
  1.冲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黄土、黏性土或粉质黏土和人工杂填土层中应用,特别适合于有孤石的砂砾石层、漂石层、坚硬土层、岩层中使用,对流砂层亦可克服,但对淤泥及淤泥质土,则应慎重使用。
  2.冲抓成孔灌注桩:适用于一般较松软黏土、粉质黏土、砂土、砂砾层以及软质岩层应用,孔深在20m 内。
  3.回转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软、硬土层,如淤泥、黏性土、砂土、软质岩层。
  4.潜水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软、硬土层,如淤泥、淤泥质土、黏土、粉质黏土、砂土、砂夹卵石及风化页岩层中使用,不得用于漂石。2.2.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2.2.2 术语
  1.灌注桩:先用机械或人工成孔,然后再下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的基桩。2.泥浆护壁:用机械进行贯注桩成孔时,为防止塌孔,在孔内用相对密度大于1 的泥
  浆进行护壁的一种成孔施工工艺。2.2.3 基本规定
  2.2.3.1 桩位放样允许偏差如下:1.群桩:20mm;2.单排桩:10mm。
  2.2.3.2 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进行检查时,
  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灌注桩可对护
  筒位置做中间验收。
  2.2.3.3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2.2.3.3 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要求见表2.2.7-2。每浇注50m3 必须有1 组试
  件;小于50m3 的单柱单桩,每根桩必须有1 组试件;每个柱子承台下的桩至少应有l 组试件。
  2.2.3.4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
  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
  1%,且不应少于3 根,当总桩数少于50 根时,不应少于2 根。
  2.2.3.5 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
  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 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
  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 根;对地下水位以上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检
  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 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 根。
  2.2.3.6 对砂子、石子、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2.3.7 粗骨料可选用卵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对于沉管灌注桩不宜大于50mm,
  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1/3;对于素混凝土桩,不得大于桩径的1/4,并不宜大于70mm。
  2.2.3.8 为核对地质资料、检验设备、工艺以及技术要求是否适宜,桩在施工前,
  宜进行“试成孔”。
  2.2.4 施工准备
  2.2.4.1 技术准备
  1.认真熟悉现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收集场区内地下障碍物、管网等相关资料。
  2.结合场区内的具体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图纸和施工方案交底,专业工种应进行短期专业技术培训。
  4.组织现场所有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安全、文明施工规程,增强职工安全、
  文明施工和环保意识。
  5.进行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工作

回答3:

混凝土灌注桩验收标准:
1.混凝土灌注桩指就地成孔并立即灌注混凝土制成的桩。按成桩工艺的不同分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夯扩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及人工挖孔桩等。
2.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有关规定

回答4:

检查是否有空的没灌注好

回答5:

混凝土灌注桩验收标准:
1.混凝土灌注桩指就地成孔并立即灌注混凝土制成的桩。按成桩工艺的不同分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夯扩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及人工挖孔桩等。
2.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有关规定,其质量验收项目及检验标准见下表:
混凝土灌注桩验收项目和质量检验标准表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和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1
桩位

基坑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
2
孔深
Mm
+300
只深不浅,用重锤测或测钻杆、套管长度,嵌岩应确保进行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
3
桩体质量检验

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4
混凝土强度

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
5
承载力

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1
垂直度

测套管和钻杆,或用超声波检测,于施工时吊垂球。
2
桩径

井径仪或超声波检测,于作业时用钢尺量,人工挖孔桩不包括内衬厚度。
3
泥浆相对密谋(黏土或砂性土中)
1.15-1.20
用比重计测,清孔后在距孔底以上50cm处取样
4
泥浆面标高(高于地下水位)
M
0.5-1.0
目测
5
沉渣厚度:端承桩
摩擦桩
Mm
≤50
≤150
用沉渣仪或重锤测量
6
砼坍落度:水下灌注
干作业
Mm
Mm
160-220
70-100
坍落度仪
7
钢筋笼安装深度
Mm
±100
用钢尺量
8
混凝土充盈系数
>1
检查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
9
桩顶标高
Mm
+30
-50
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

附: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1混凝土灌注桩的材料质量:
(1)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卵石、碎石,其粒径宜用5—40mm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2%,无垃圾及杂物;
(2)细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无有机物、垃圾、泥块等杂物;
(3)水泥宜用强度等级为3.25、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必须有出厂质量证书和水泥现场取样复试试验报告。
(4)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钢筋现场取样复试试验报告。
(5)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验室试配。
2.混凝土灌注桩的钢筋笼制作场地应平整、坚硬。钢筋笼制作时宜采用对中支架,钢筋笼整体吊装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钢筋笼。
3.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泥浆护壁成孔时,宜采用孔口护筒,护筒按下列规定设置:
①泥浆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②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100mm.
③护筒的埋设深度:在黏性土中不宜小于1.0m;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 采用旋挖钻机施工时护筒的埋设深度不宜小于2.5m.
④受水位涨落影响或水下施工的钻孔灌注桩,护筒应加高加深,必要时应打入不透水层。
(2)除能自行造浆的黏性土层外,均应制备泥浆。泥浆制备应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泥浆应按照设计配合比拌制,制备泥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3)泥浆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正、反循环钻机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旋挖钻机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宜高出地下水位3.0m以上;
②在清孔过程中,应使用经沉淀处理或新制备的优质泥浆置换孔内未达标的泥浆;
③浇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上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25;含砂率小于 8%;黏度小于 28s;
④在容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土层中应采取投掷黏土土块、加大泥浆相对密度等维持孔壁稳定的措施。(4)清孔后和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测孔底的沉渣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清孔直至沉渣厚度符合要求为止。
(5)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应采用导管法浇注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为160-220mm,水泥用量不少于360kg/m�0�6。
(6)使用的隔水栓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保证能顺利从导管内排出。为此,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桩直径小于600mm时可适当加大导管底部至孔底距离。
(7首次灌注混凝土时,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0.8m以上。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浇注,且边灌注混凝土边提升导管,使导管埋深控制在2—6m范围内,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以防造成导管堵塞或断桩。
4.沉管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1)活瓣桩尖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预制桩尖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25;
(2)必须预先制定防止缩孔和断桩等措施,沉管过程中,应经常探测管内有无地下水或泥浆,如发现水或泥浆较多,应拔出桩管进行处理后再继续沉管;
(3)浇筑混凝土和拔管时应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70—100mm范围内,并确保其和易性,防止混凝土离析,桩管灌满混凝土后可拔管,管内应保持不少于2.0m高度的混凝土,拔管速度:锤击沉管时应为0.3—1.0m/min。4m/min 2.5m/min。
(4)锤击沉管扩孔灌注桩施工时,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复打工作,第一次灌注混凝土的高度应高于地下水位和桩顶设计标高,复打前,应把桩管外壁的污泥清除,桩管每次打入时,中心线应重合。
(5)夯扩桩施工前宜进行试成桩,详细记录混凝土的分段灌入量、外管上拔高度、内管夯击次数、双管同步沉入深度,并检查外管的封底情况,有无进水、涌泥等,经核定后作为施工质量的控制依据。
(6)振动沉管灌注桩采用单打法时,每次拔管高度应控制在50—100cm;采用反插法时,反插深度不宜大于活瓣桩尖长度的2/3;
(7)沉管成孔灌注桩任意一段平均直径与设计直径之比严禁小于1。实际浇筑混凝土量严禁小于计算体积。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1)螺旋钻机钻孔时,应保持钻杆垂直位置正确,防止钻杆晃动扩大孔径及增加孔底虚土,钻进中遇到地下水、塌孔等异常情况应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2)钻孔扩底桩应根据电流值或油压值调节扩孔刀片切削土量,防止出现超负荷现象。
(3)成孔后应用探测器检查孔径、深度和孔底情况,并将回落土及泥水清除干净并加盖保护。
(4)浇筑混凝土前应在钢筋笼放入后再次检测孔内虚土厚度且符合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80mm—100mm,并分层浇捣密实。每层浇注厚度约500mm—600mm,最大不得超过1500mm。若为扩底成孔灌注桩,混凝土第一次先浇注到扩大头的1/2高度处,即可安设钢筋笼并继续灌注混凝土到扩底部位的顶面后,再分层浇注桩身部分混凝土,混凝土浇注时,应随浇随振捣。为防止混凝土离析,桩孔中应挂长串筒。实际浇注的混凝土量严禁小于计算体积。
7.人工挖孔灌注桩
(1)对护壁井圈的要求
①开孔前,桩位必须放样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安装护壁井圈模板必须用桩桩中心点校正模板,其位置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②护壁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50—200mm,壁厚比场地地标高面下的厚度大100—150mm,每节井圈高约1m。
③护壁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桩身混凝土,拉结钢筋、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每节护壁应在当天完成,混凝土必须保证密实,如有渗水,应使用速凝剂修补,井圈模板拆除应在24h后进行,井圈混凝土有蜂窝、渗漏现象应及时补强,以防发生事故。
⑤同一水平面上的井圈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
⑥遇有局部或厚度小于1.5m流动性淤泥和可能出现涌土涌砂时,每节护壁井圈的高度可减小至300mm—500mm,并随挖随验随浇注混凝土;也可采用钢护壁井圈(即钢护筒)或有效的降水措施等方法进行处理。
(2)清底和安放钢筋笼
挖至设计标高后检测孔深并清理好护壁井圈上的泥土和孔底残渣及积水。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安放钢筋笼并再次清理孔底残渣和封底、浇注桩身混凝土。
(3)浇注桩身混凝土
①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桩长一般都大于3m,浇注混凝土应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不宜大于 2m。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②当孔底或孔壁有渗水影响混凝土浇注质量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