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发射的最佳时间段是几点到几点?

2025-04-28 04:53:3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没有规定的最佳时间

运载火箭发射比较合适的时间范围称为发射窗口。由于卫星的功能、用途各不相同,各类卫星对运载火箭发射条件有不同的要求,相应发射窗口也不尽相同。各类卫星的发射窗口各有规律。

资源卫星、照相侦察卫星、中轨道气象卫星等,要求对地面目标区域有较好的光照条件,发射窗口要选择在白天。

载人飞船除了要对地观察外,同时要求在白天返回着落场,因此发射窗口也在白天。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发射点所在的子午面与转移轨道主轴的夹角较大,而卫星的变轨操作等都是在转移轨道的远地点进行的,如果为了满足太阳角和日地张角等的约束,远地点应处在白天环境下,这时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就要在晚间进行。

对于卫星星座、轨道交会、轨道拦截等发射任务,由于要求将卫星送入惯性空间中预定的轨道面,因此对发射时间有更严格的要求,发射时间由轨道面在惯性空间中的指向确定,在一天24小时内都有可能。

扩展资料

发射窗口是指运载火箭发射比较合适的时间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也叫做发射窗口的宽度。对于航天器而言,发射窗口的选择至关重要。

发射窗口主要有下列约束条件:

1、太阳照射卫星飞行下方(星下点)地面目标的光照条件(如气象、资源等卫星);

2、卫星太阳帆板与太阳光线的相对关系(太阳能电池供电的要求);

3、卫星姿态测量精度要求的地球、卫星、太阳的几何关系;

4、卫星温度控制要求太阳只能照射卫星某些方向;

5、卫星处于地球阴影内时间长短的要求(太阳能电池供电的要求);

6、着落回收时间的要求(如返回式卫星、载人飞船等);

7、对卫星轨道面的特定要求(如移动通信卫星星座、轨道交会、轨道拦截等);

8、地球与目标天体相对位置的要求(如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等);

9、其他如地面跟踪测量条件、气象条件等。

确定发射窗口,实际上是根据约束条件来确定飞行轨道与特定对象(如太阳、月球、交会对象等)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也选择适当的发射环境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卫星升空选择发射窗口学问大 需遵循九项条件

回答2:

中国卫星发射的最佳时间是清晨和晚上,最好是晚上19点至22点之间。具体解释如下:

1、卫星发射过程处于黑夜的话便于观测,如果是白天,天空太明亮不便观测。

2、晚上发射能让卫星进入轨道后能尽快赶上日出,便于卫星上获得太阳能。

3、另外,卫星发射应选在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的地域,该地最好是低纬或者高海拔,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地球的线速度,节省燃料。同时,在平均气温8.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的地方发射卫星为最佳选择。

扩展资料:

中国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卫星,其中最早的是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此后,中国研发生产了各种特殊功能的卫星,主要包括资源卫星、气象卫星、通讯卫星、导航卫星、海洋卫星等。

而关于卫星的发射时间如何选择的问题,就需要引入“发射窗口”这一概念。

发射窗口(Launch window)是指运载火箭发射比较合适的一个时间范围(即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亦叫做发射窗口的宽度。窗口宽度有宽有窄,宽的以小时计,甚至以天计算,窄的只有几十秒钟,甚至为零。

发射窗口是根据航天器本身的要求及外部多种限制条件经综合分析计算后确定的。由于太阳、地球和其他星体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即使发射同一类型、同一轨道的航天器,其发射窗口也是不固定的。

卫星轨道精度的要求和目标天体与地球相对位置的要求相等,也要求精心选择发射窗口。例如,在向月球、行星和其它星体发射探测器时,必须在地球与被探测的目标天体处在一个有利的相对位置时来发射。不过,发射空间探测器时,发射窗口宽度一般都比较宽,有的能以天计算。

一旦由于运载火箭临时出现故障,或由于天气等其他原因,不能按时发射而错过了发射窗口时,则只能等待下一个发射窗口。有的航天器发射,一天之内不止一个窗口,有的只有等几天或更长时间再发射。

就航天任务来说,有三种发射窗口,即年计窗口、月计窗口和日计窗口。此外,发射时为了精准实现对接,还涉及零窗口的提法。

对于航天器发射,可能要同时计算三种或两种发射窗口,但最终是以日计窗口的形式来决定。对于一般卫星和导弹的发射,只需规定日计发射窗口。

参考资料:中国卫星-百度百科

发射窗口-百度百科

回答3:

卫星发射的最佳时间点 ,发射过程要处于黑夜,一般是在19点至22点之间,便于观测,如果是白天,天空太明亮。再就是让卫星进入轨道后能尽快赶上日出,便于卫星上获得太阳能。

回答4:

早上六点到十点 晚上六点到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