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岛的现有面积为1267㎞²,海拔3.5~4.5米。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且该岛因为各种地理因素,面积每年增长约5㎞²。
崇明岛是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岛屿,中国第三大岛屿,面积1200.68平方公里,人口约82.15万,岛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美,适合修身养性,崇明岛持续受到长江泥沙堆积,每年增加5平方公里土地,预计在50年后和北边陆地接壤。
崇明岛属于上海市,岛上的行政区是崇明区,小部分是江苏省的启隆镇和海永镇。
扩展资料:
崇明岛的地理环境:
气候条件
上海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上海崇明岛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夏季湿热,盛行东南风,冬季干冷,盛行偏北风,属典型的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台风、暴雨、梅雨,干旱等是常见的灾害性气候。
自然位置
东同江苏省启东隔水相邻,东南濒东海,西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和江苏省太仓市隔江相望,北同江苏省海门市一水之隔。形如一春蚕,东西长,南北狭。在它的旁边还有横沙、长兴两岛。崇明岛的形成与长江江口的演变相联在一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崇明岛
上海全市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其中区域面积5299.29平方公里,县域面积1041.21平方公里。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三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岛。
崇明正在不断变大,但似乎总也无法真正“长大”。
作为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的成长性让人侧目。解放初,崇明的面积为600多平方公里。而最新的测绘结果是,它已长大到1229平方公里。短短50多年时间里,面积增加了整整一倍。
但是,它在上海的经济地位,始终难以水涨船高。目前,崇明的GDP约占上海的1/70,而贫困人口却占全市的1/3。随之而来的,是在行政上也长不大。前些年,上海已有9个县改成区级建制,惟余被长江阻隔的崇明依然是“县”。“贫困人口多的原因是务农人多,崇明县没有改成区级建制,很可能是经济指标没有达到区级的水平。” 崇明县《崇明报》记者林建华说。
崇明的一大地方特色是一岛由五方辖制。前些年,上海农工商集团在岛上拥有8个农场,现在合并为两个公司和两个社区,占全岛土地近20%。上海市政府的窗口公司上实集团,在崇明东滩拥有84平方公里的土地。江苏的海门、启东两市,在崇明北部有两块飞地:海永乡和启隆乡。同时,岛上还有驻军,再加上崇明自身,便构成了“五方”。
在过去的岁月里,崇明保持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耕色彩。而处在开发的沉睡状态时,岛上的各方可以彼此相安无事,维持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而一旦开发的号角吹响,这种平静的局面就可能被打破,甚至出现各方博弈的局面。
现在很多人担心的是,崇明的最大特色会不会转化为最大矛盾,即整体开发与“诸侯割据”之间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近来岛上“诸侯”的动向,成了外界关注的一大焦点。
如今的新海社区是原先崇明新海农场的所在地,岁月流转,现已人气渐失。国有农场是这个岛屿的一大特色,它的形成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数十万知青上岛垦荒,形成了200多平方公里的国有农场。
“从去年开始,崇明的前哨、前进、长征、东风、长江、红星、跃进和新海八大农场,先后实施了三轮合并。组建了长江和跃进两大公司,以及东平和新海两个社区,它的核心是政企分离。眼下,农工商集团已经开始与崇明县商讨岛内农场社区的移交工作。这意味着至少可以减少五方中的一路‘诸侯’,削弱其对地区规划的影响。不过,这个过程将非常复杂,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关键是涉及国有资产的转让以及农场债务的归属。更重要的是,农场的土地经营权归属两个公司,而社区是有人没地。如果只向崇明移交社区,恐怕县里不会有很大积极性。”崇明县县委宣传部的丁先生说。
崇明岛在平静如昔的表象背后,蕴藏的是大开发来临前的热切、焦躁与不安。
1267平方公里
960平方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