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返还、财政补贴的会计分录该如何做?

2025-04-24 00:33:4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根据返还税款的用途等具体情形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1、用于购建长期资产的。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资产使用寿命期间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2、与收益相关的返还税款。

用于补偿以后期间发生的费用的: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用于补偿已经发生的费用的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预算内资金定义

预算(预算内资金)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审查和批准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即预算编制和执行所应依据的法定界限,称为预算年度或财政年度。

世界各国采用的预算年度有“历年制”和“跨年制”两种,我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历年制,即预算年度始于每年的1月1日,止于当年的12月31日。

也有一些国家采用跨年制,比如英国、日本是从当年的4月1日起至下年的3月31日止,美国是从当年的10月1日起至下年的9月30日止。跨年制的预算年度以其终了日属于哪一年份,即称为那一年的预算年度。

回答2:

税收返还、财政补贴的会计记录分析

1、应先通过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为完成承担的国家专项拨款指定的研发产品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应按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相同的方法进行归集,并在生产成本中单列项目核算。

2、待研发成功后,如将研发成果交给国家,并经批准核销专项应付款的,按应核销金额,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

3、如研发成果留给公司的,除将发生的费用从生产成本科目结转至库存商品科目外,还应同时将专项应付款转入资本公积。

4、如研发的项目将形成固定资产的,则应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费用,待项目完成结转固定资产或经批准核销时,再按上述原则进行处理。

5、企业收到国家拨入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通过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拨款项目完成后形成的资产部分,从专项应付款科目转入资本公积。

回答3:

答:一、企业实行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营业税、消费税,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等科目。 对于直接减免的营业税、消费税,不作帐务处理。 二、企业实际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 对于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 未设置补贴收入会计科目的企业,应增设补贴收入科目。 三、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已交税金项目下,增设减免税款项目(8行),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款,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记录填列。 四、收到的财政补贴一般直接记入补贴收入,年终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但指明用途的除外。 五、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收到国家拨入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通过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拨款项目完成后形成的资产部分,从专项应付款科目转入资本公积;未形成资产需核销的部分,经批准冲减专项应付款。 企业收到国家拨入的产品研究开发专项资金或拨款,应先通过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为完成承担的国家专项拨款指定的研发产品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应按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相同的方法进行归集,并在生产成本中单列项目核算。待研发成功后,如将研发成果交给国家,并经批准核销专项应付款的,按应核销金额,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如研发成果留给你公司的,除将发生的费用从生产成本科目结转至库存商品科目外,还应同时将专项应付款转入资本公积。如研发的项目将形成固定资产的,则应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费用,待项目完成结转固定资产或经批准核销时,再按上述原则进行处理。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