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在起飞和落地的时候不能使用耳机。
由于飞机在起飞后3分钟和降落前8分钟被称为起飞着陆关键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不允许使用耳机,是为了保证旅客的人身安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置。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是最为重要的两个阶段。
这两个阶段都需要飞行员在近地高度上完成复杂的飞行任务,也是整个飞行过程中操作最繁忙的两个阶段。
乘务员会在起飞和落地前对客舱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劝戴耳机的旅客拿掉耳机,这样做是为了让旅客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感知并作出相应的处置,完全是出自对乘客安全的考虑。
在起飞和落地阶段戴着耳机无疑是“置生死于度外”的疯狂举动,乘务员好心劝说乘客在起飞和落地时取下耳机,则完全是出自对乘客安全的考虑。
扩展资料:
在飞机上使用耳机的旅客有几点建议:
1.在起飞和降落阶段不使用任何耳机。
2.在整个飞行阶段不使用无线耳机。
3.在平飞阶段,建议将耳机音量调至微弱,再逐步调整至合适音量。
4.在飞机上使用入耳式耳机时,每听20分钟应休息2分钟~3分钟。
5.请勿在起飞前使用机上配备的耳机。
6.请在落地前将机上配备的耳机交乘务员收回或者放置在座椅前面的杂志袋里,以免成为紧急逃离的障碍。
参考资料:中国经济网—航空知识
飞机降落的时候是危险系数较高的时候,需要集中精力以免发生意外时无法听到乘务人员的指挥。
在飞机起飞和着陆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就需要旅客在最快的时间里作出反应并在乘务人员的指引下按秩序迅速离机,这时候1秒钟也许就能够决定旅客能不能到达安全地带。
因此,在起飞和落地阶段戴着耳机无疑是“置生死于度外”的疯狂举动,而乘务员好心劝说乘客在起飞和落地时取下耳机,则完全是出自对乘客安全的考虑。所以,在飞机起飞和落地时,是千万不能使用耳机的。
扩展资料:
乘坐飞机注意事项
不少人会选择乘飞机探亲、出游。针对有人乘机时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不适情况,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毕珣认为,这与乘机前饮食不当有关,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别进食过饱,少吃油腻食物。
人在空中胃肠血液供给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减弱,乘机前吃得过饱或吃油腻食物过多,不仅容易消化不良,还会增加心脏和血液循环负担,引起头晕、恶心,严重者可致心脑血管意外。
别空腹乘机。
高空飞行使血糖消耗增加,空腹易发生低血糖,出现头晕、心悸、出汗等不适。
少吃“生气”食物。
上机前过多吃红薯、韭菜、芹菜、大蒜、萝卜,喝汽水、啤酒等易“生气”食品,飞机升空后气压降低会使胃肠道内气体膨胀,导致胸闷、腹胀。
适当吃甜食。
乘机时尤其初乘机者因精神紧张、缺氧,体内耗糖量会增加。乘机前适当吃糖果、巧克力、果酱等甜食,有助于维持体内血糖水平和能量供应,增强在空中的耐缺氧能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飞机
在飞机起飞和着陆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就需要旅客在最快的时间里作出反应并在乘务人员的指引下按秩序迅速离机,这时候1秒钟也许就能够决定旅客能不能到达安全地带。
因此,在起飞和落地阶段戴着耳机无疑是“置生死于度外”的疯狂举动,而乘务员好心劝说乘客在起飞和落地时取下耳机,则完全是出自对乘客安全的考虑。所以,在飞机起飞和落地时,是千万不能使用耳机的。
一般说来,飞机在起飞后3分钟和降落前8分钟被称为起飞着陆关键阶段。因为这两个阶段都需要飞行员在近地高度上完成复杂的飞行任务,是整个飞行过程中操作最繁忙的两个阶段。
这两个阶段不但对飞行员的飞行技术要求极高,也对天气、机场环境等因素要求极高。
同时,这两个阶段飞机主要处在海拔0米~3000米的区域,而这个区域属于对流层的最底部,是气流最不稳定的区域,也是鸟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经常发生鸟击事件。
据统计,80%的飞行事故都是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内,所以有人也将这个时间段称为“黑色11分钟”。
也正因为如此,客舱乘务员才会在起飞和落地前对客舱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劝戴耳机的旅客拿掉耳机就是其中一项,这是为了让旅客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感知并作出相应的处置。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在平时可能只是一句口号,但经验告诉我们,当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够拯救自己生命的正是那些在最短时间内作出正确判断的人。
据了解,正常人在常态下对于危机的反应时间为0.15秒~0.4秒,而人在没睡醒或喝酒后反应时间会大大延长,大约要1秒,而戴耳机的旅客对危机的反应时间则会更长。
使用耳机等电子产品会干扰飞机的通讯、导航、操纵系统,会干扰飞机与地面的无线信号联系。
在飞机起飞下降时干扰更大,即使只造成很小角度的航向偏离,也可能导致机毁人亡的后果,是威胁飞行安全的“杀手”。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这两个时间段,乘务是禁止乘客使用一切电子设备仪器的,即是飞机起飞和降落,乘客不能使用耳机听音乐。
在飞机起飞结束后,会有语音播报提示。高空飞行这段时间就可以欣赏你喜爱的音乐了。记得飞机准备降落时候关闭你的随身听。
扩展资料:
(1)乘飞机应该防晕机。晕机呕吐是平衡器官紊乱,身体适应较差的缘故,一般只要保持镇静,排除杂念,服些防晕车船药就会平安无事。如果知道自己可能会晕机,最好在登机前15分钟服药。
(2)防旧病突发:飞机起飞、降落、上升、下降、转弯、颠簸等飞行姿态的变化,以及飞机在穿越云层时光线明暗的快速变化,会刺激一些疾病发作。
由血栓或出血引起的脑病患者,绝对不要乘飞机;重度脑震荡病人应有专科医生随行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轻度脑震荡病人应随身带些止痛药;患有血管硬化症的老年人在登机前可服少量镇静剂,感冒流涕和鼻塞不通的病人最好不乘坐飞机,因为咽鼓管阻塞有鼓膜穿孔的危险。
1、80%的飞行事故发生在起飞后3分钟和降落前8分钟内,所以客舱乘务员会在起飞和落地前对客舱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劝戴耳机的旅客拿掉耳机,这是为了让旅客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感知并作出相应的处置。
2、正常人在常态下对于危机的反应时间为0.15秒~0.4秒,而人在没睡醒或喝酒后反应时间会大大延长,大约要1秒,而戴耳机的旅客对危机的反应时间则会更长。
3、在飞机起飞和着陆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就需要旅客在最快的时间里作出反应并在乘务人员的指引下按秩序迅速离机,这时候1秒钟也许就能够决定旅客能不能到达安全地带。
4、在起飞和落地阶段戴着耳机无疑是“置生死于度外”的疯狂举动,而乘务员好心劝说乘客在起飞和落地时取下耳机,则完全是出自对乘客安全的考虑。所以,在飞机起飞和落地时,是千万不能使用耳机的。
资料拓展
一、对在飞机上使用耳机的旅客的建议:
1、在起飞和降落阶段不使用任何耳机。
2、在整个飞行阶段不使用无线耳机。
3、在平飞阶段,建议将耳机音量调至微弱,再逐步调整至合适音量。
4、在飞机上使用入耳式耳机时,每听20分钟应休息2分钟~3分钟。
5、请勿在起飞前使用机上配备的耳机。
6、请在落地前将机上配备的耳机交乘务员收回或者放置在座椅前面的杂志袋里,以免成为紧急逃离的障碍。
参考资料
搜狐新闻《戴耳机乘坐飞机应注意哪些事项》
中国经济网 《为什么在起飞和落地时不能使用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