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姓的由来?

听说是共公,共公是干啥的?对他的传说不太了解
2025-04-04 18:13: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洪姓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传说源自共工氏。共工是尧帝时的水官。《书·尧典》载: "共工方鸠亻孱功。"东汉郑玄《注》曰:"共工,水 官名。其人名氏未闻,先祖居此官, 故以官氏也"。认为洪氏源自共工的最早文献是唐元和年间林宝著的《元和姓纂》:"共工 氏之后,本姓共氏,因避仇改为洪氏。"共工之后所建的共国,在今甘肃泾川县北,后为周文王所灭。但宋代学者洪迈在他所著的《容斋随笔》说:"姓 氏之书,大抵多谬误"。又说:"《元和姓纂》,诞妄最多"。极力否定《元和姓纂》中关 于"共工之后避仇改洪姓"之说。他认为,洪氏源出于共工,"本曰'共',《左传》所书 晋左行共华,鲁共刘,皆其裔也。后又推本水德之绪加水于左而为'洪'云"。另,今河南辉县西周时曾是功臣的封国,也称"共国",后来为卫国兼并。共姓后代在姓氏旁加水,改为洪姓后,不断西迁,秦汉以后,定居于汉中一带,尔后又迁徙蕃衍于甘肃敦煌 ,故以敦煌为堂号。至唐代,洪氏后裔分二派南迁。一派居安徽歙县(后南迁江西乐平), 一派居河南光州固始。宋以后,又不断向东南一带迁徙,足迹遍及江南各省。�另有一派是避讳改姓洪的。历史上曾有弘氏、宏氏,因避北魏文帝拓拔弘,孝文帝元宏,唐明皇李隆基字宏犹的名讳而改姓洪的。�
  
  洪姓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了敦煌(今属甘肃)、豫章(今属江西南昌)、宣城 (今属安微)、武荣翁山(简称"翁山",今属福建泉州)等郡望。�此外,另有一支据说是由翁氏改姓的洪氏,堂号为"六桂堂"。称翁氏世代官宦,有翁乾度 者,生有六子,均中进士,分迁各处,分姓翁、方、江、洪、龚、汪六姓,称"六桂联芳" 。然从目前有关"六桂堂"渊源的资料看,诸说纷芸,分歧甚多,自相矛盾。厦门大学教授陈支平在其所著《福建族谱》(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版)一书列举了六桂渊源三种说法的资 料:一、晚唐说。 云霄《云阳方氏谱牒》载六桂联芳始于晚唐昭宗年间。二、北宋说。《六桂堂族志辑要》、《六桂渊源总述》则称翁乾度居莆田竹啸庄,生六子皆为宋朝进士。三、避乱说。台北六桂宗亲会记载,宋太祖建隆年间,翁乾度生六子。家住河南洛阳,时因世乱,胡夷侵袭,迫而 化姓逃匿,六桂遂此分支。因此,他认为"六桂联芳"虚构的成分很大,传说的成分很多, 不一定真有"六子分六姓"的血缘关系。也有的研究文章指出,翁乾度系五代十国时的闽国 人,确生有六子。后闽被南唐所灭,为避祸,六子分六姓。入宋后六子全部恢复翁姓参加考试,都中进士,故称"六桂联芳"。因此,现在的"六桂堂"是一种联谊,不是宗亲。但从南安洪姓各派系的族谱看,南安的洪姓并无任何一派的先祖从"翁"改姓"洪",与六桂堂 毫无血缘关系。�
  
希望采纳为答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