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马力动力跟发动机的什么有关?

2025-03-31 20:35:2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首先,发动机功率(马力)的大小和发动机的排量、进气压力、转速等很多东西有关。最直接的就是功率的定义,发动机功率为发动机单位时间内输出的功,我们知道,四冲程发动机每转两圈,就会循环做功一次。因此,单位时间内做的功=每次循环做的功X单位时间内旋转次数/2。因此我们就直观的看到两个因素,单次循环做功和转速。
单次循环做功也就是所有气缸完成一次循环。发动机做功是燃油在高压空气中燃烧的结果。所以单次做功的多少也就取决于空气和燃油的多少。当空气量一定,燃油再多也不管用。而单次循环的空气量首先取决于排量,但排量只是体积,不决定压强,因此进气量还取决于进气压力,和进气温度。因此,在其他物理因素(压缩比、点火角度、燃油喷射状态等)理想的状态下。功率就取决于一个发动机的转速、进气量(排量、进气压力、进气温度)。
因此,就有了很多小排量大马力的发动机。
我们日常的汽车,发动机转速大都是6000转以内。但是跑车就高些,兰博基尼、法拉利、GTR、保时捷等都在8000转以上,有些则更高。赛车的转速就更高了,都是上万。F1赛车的发动机曾经达到过19000转。因此他们的升功率(单位排量输出的功率)有很大区别。一般轿车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升功率只有75马力,跑车上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可达到120马力,F1上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升功率300马力。
进气量
进气量对功率的影响就比较隐晦了。因为不够直观。待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的发动机就比普通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升功率大。比如,翼虎的发动机,2.0T,240马力。而一般的2.0自然吸气发动机也就150马力。主要是涡轮增压增加了进气压力,导致的功率的提升。
进气温度对进气量也有所影响,我们知道,固定的容积内,空气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因此,为了发动机吸进更多空气,就要想办法降低空气的温度。提高空气密度。增加进气量。所以就有了空气冷却器,当然柴油机上很多都有中冷器。降低进气温度,提升进气量。
当然和,发动机各个部件的校调也会影响功率,比如正时、喷油方式、效率等。

当然,不要小看日产,日本是不是造不出来好动西,而是他们不愿意,GT-R可是当年的车神,无与伦比。日产的英菲尼迪也是好车中的翘楚。奥迪的本质是大众,我再次重申,大众的发动机技术真的并不增么样。他的车也并不是国人说的那么好,大众全球销量有近一半是在中国。也就是说,抛开中国,他造全球排名掉一大截,你就可以知道。中国人对大众是一种迷信。因为大众会把握国人的购车心理。

还有,百公里加速不能只看马力,还要看车的重量,变速箱,发动机最大扭矩等。跑车一般都是轻量化的(尤其GT-R),兰博基尼、保时捷、迈凯轮等,都只有1.3吨,而轿车都比较重有些接近2吨。加速自然就不行了。

回答2:

首先,发动机功率(马力)的大小和发动机的排量、进气压力、转速等很多东西有关.最直接的就是功率的定义,发动机功率为发动机单位时间内输出的功,我们知道,四冲程发动机每转两圈,就会循环做功一次.因此,单位时间内做的功=每次循环做的功X单位时间内旋转次数/2.因此我们就直观的看到两个因素,单次循环做功和转速.
单次循环做功也就是所有气缸完成一次循环.发动机做功是燃油在高压空气中燃烧的结果.所以单次做功的多少也就取决于空气和燃油的多少.当空气量一定,燃油再多也不管用.而单次循环的空气量首先取决于排量,但排量只是体积,不决定压强,因此进气量还取决于进气压力,和进气温度.因此,在其他物理因素(压缩比、点火角度、燃油喷射状态等)理想的状态下.功率就取决于一个发动机的转速、进气量(排量、进气压力、进气温度)
1、马力是工程技术上常用的一种计量功率的单位。是指米制马力而不是英制马力,英国、美国等一些国家采用的是英制马力。1英制马力等于550英尺·磅/秒,等于745.7瓦特。在18世纪后期,英国物理学家瓦特(1736—1819)为了测定新制造出来的蒸汽机的功率,他把马力的定义规定为在1分钟内把1000磅的重物升高33英尺的功,这就是英制马力,用字母HP表示。指的是米制的马力,它的规定完全是人为的,它取了一个非常接近英制马力的值。规定1米制马力是在1秒钟内完成75千克力•米的功。即:1米制马力=75千克力•米/秒=735瓦特。1英制马力=1.0139米制马力。米制马力没有专门的字母表示,1米制马力的值和1英制马力的值也是不同的。马力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已废除。
2、汽车动力系统就是指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经过一系列的动力传递,最后传到车轮的整个机械布置的过程。 发动机运转,实际上是曲轴在旋转,曲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飞轮,此飞轮与离合器配合,来控制飞轮与变速器的连接通断,动力经过变速器的变速后,通过两个万向节和传动轴,将动力传到差速器,由差速器将动力平均的分到两侧车轮的减速器,通过减速器的双曲线齿轮传到车轮。从空气动力学方面说汽车的动力原理是这样子的: 一辆汽车在行使时,会对相对静止的空气造成不可避免的冲击,空气会因此向四周流动,而蹿入车底的气流便会被暂时困于车底的各个机械部件之中,空气会被行使中的汽车拉动,所以当一辆汽车飞驰而过之后,地上的纸张和树叶会被卷起。此外,车底的气流会对车头和引擎舱内产生一股浮升力,削弱车轮对地面的下压力,影响汽车的操控表现。 另外,汽车的燃料在燃烧推动机械运转时已经消耗了一大部分动力,而当汽车高速行使时,一部分动力也会被用作克服空气的阻力。所以,空气动力学对于汽车设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改善汽车的操控性,同时也是降低油耗的一个窍门。

回答3:

那你看看明年F1的六缸1.6T涡轮增压引擎,能输出700P马力。这和很多东西有关的,缸径、冲程、喷油系统、点火系统、进排气系统、涡轮转速和压力等等等等。不是纯粹看排量和气缸数量就能决定马力和功率的。另外,GT-R是神话,超跑都有很多跑不过它,就不要用它举例了……

回答4:

这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相关技术,马力大小主要是发动机效率的反映。首先当然与排量有关,但排量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还与其它提升效率的措施有关

回答5:

  话说18世纪后期,英国人詹姆斯·瓦特想要给新发明的改良型蒸汽机测定准确的功率,但是发现“市面”上没个特靠谱的单位,于是瓦特以一匹能拉动33000磅并以每分钟1英尺走动的马所作的功率作为一马力(来自维基百科),英文全称是“horsepower”,简写为hp。俗称“匹”。由于其满满的全是英制计量标准,这个马力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英制马力来源。果然怎么看怎么都是跟“马”这个动物离不开哇。后来经过测算和整理,英制马力(hp)定义为:

  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200磅(lb)重的物体拉动165英呎(ft),相乘之后等于33,000lb-ft/min

  作为同一时期许多工业技术水平同样发达、并采用公制单位的国家(例如德国)则对英制计量标准标有些“水土不服”,他们遵循的功率采用了公制马力作为单位。

  公制马力(也称为米制单位,英文简写为ps)定义为:

  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75千克(kg)的物体拉动60米(m),相乘之后等于4500kgm/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