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内养殖娃娃鱼中需要什么?

有谁了解吗?
2025-04-15 18:03:1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工厂化养殖需要大量的水,可以用自然山泉水,天然溶洞水、地下水等,但总体要求是:无毒无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为保证室内光线暗淡、温度恒定,养殖池可建于地下。高度2.2米左右,屋顶及四面墙壁内可根据地区夹5~6厘米厚的泡沫板,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养殖池面积不宜过大,根据大鲵个体的大小//更多文章到创业第一步网www.cyone.com.cn//,在0.5~2平方米就可以了,做样大鲵容易捕捉饵料、容易调节水流量,便于管理。养殖池壁要用水泥浆抹平滑或贴瓷砖。 为了便于排水,池底向一边排水口倾斜度为2度左右。进水口与出水口相对,设计为一排进水孔,进水口的高度依养殖池而定,幼鲵池进水口距离池底20厘米;成鲵池距离50~60厘米。 
  由于大鲵喜欢栖息在流水的环境中,在人工养殖时,为了使池水流动,在出水口旁边设置一个溢水口,配上可伸缩的管子,根据水位高低的需要,伸缩管子的长度。这样,可以保持一定的水位,多余的水从管中排除,实现流水养殖全自动化。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增加池水的溶氧量、还能减少病菌寄生和传染。 
  有一点特别要注意:大鲵是一种怕碱性的动物,当池水中PH值大于8时,会造成大鲵毁灭性死亡。由于新建的水池使用了大量的水泥,碱性很重,若不采取措施,直接放入大鲵,将有可能“全军覆没”。 
  要消除碱性,必须先用清水浸泡20天,再用冰乙酸或冰醋酸,按照每1立方米水体1毫升的比例,浸泡4天。 
  最后,用0.5%的高锰酸钾浸泡消毒1天,清洗干净后,才能放入苗种。 
  人工养殖大鲵除了要保持水质外,还要保持空气的清新,因为大鲵出苗12个月以后就逐步靠肺来呼吸了,平均每30分钟呼吸一次,因此,地下养殖室应当配置通气设备如鼓风机、排气扇或窗户等。 
  室内光线要暗,一般用15w灯泡,每三个池子一个,只要在投喂饵料时,能看到大鲵 就足够了。也可以不开灯,工作人员用手电照明。 
  另外,大鲵养殖场还应设有曝气池及饵料暂养池。 
  大鲵的饵料种类繁多,主要以含有大量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的动物性饵料为主。在人工养殖商品大鲵时,养殖者可以到河沟、池塘等处捕捉一些昆虫、河虾等,或购买鱼类、动物肉类等作为大鲵的饵料。

回答2:

娃娃鱼对环境要求不是很高,只要周边不要嘈杂,养殖室内光线昏暗就可以。嘈杂、光线太明都会影响娃娃鱼休息与进食。不利于娃娃鱼生长。
养殖池的建造,一般鱼苗1平米就喂个10—30尾差不多了。这数也没有定的,反正让鱼有足够的进食、活动的空间就可以。池子出口设计比较关键,进水口无所谓啊 只要能让水进池子就可以。出水口一般设计在池子底部,
1. 喂养鱼苗水位不要太高一般在8公分为宜。喂养大鱼也同样不要太高,只要水位超过鱼体1至2公分就可以了,太高了鱼换气不方便。
2.饵料投喂,鱼苗阶段一般投喂蚯蚓、蚊虫的幼虫等为主。我们推荐冻红虫,安全方便.
3. 鱼池每天必须清理干净,排泄物、残留饵料、池子都要清理。以免滋生细菌。每周对鱼池消毒一次。消毒我一般用高锰酸钾,不用把鱼拿出来,一起泡。比例一般都是目测的,消毒的浓度不要高,放入高锰酸钾以后还能清楚的看见鱼或池底就可以了。关掉进水,浸泡10—20分钟打开进水就可以,有时间也可以把水先放掉再注入清水。记住时间不要太长、浓度不要高 因为高锰酸钾有腐蚀性,特别对于还是用腮呼吸的苗子,会伤到它们的呼吸系统。还会由于刺激幼苗皮肤诱发水霉病,如果拿不住量的人可以用青霉素或者庆大霉素。方法一样。
4.每天至少对鱼苗观察一次,必须做到认真、细致,每一个鱼都要观察到。注意鱼的进食情况、鱼体表面是否有所变化等。因为娃娃鱼一旦得病就会有所表现,尽早发现尽早医治。苗子得病一旦发现晚了,死的几率非常大。家里面常备药物有高锰酸钾、青霉素、庆大霉素、白点清、黄粉、水霉灵等。如果情况紧急可以参照淡水鱼用药来用。
5.水质以可以直接饮用的水就可以,最好的是山泉水,自来水养殖的朋友要注意,用水一定要先检查水里面是否含有消毒物质,漂白粉等消毒物质对娃娃鱼伤害很大会直接杀死娃娃鱼。一定要注意。水温要注意最低限度8—30度,最适应的温度16—25度。水温低了大不了娃娃鱼不进食或进入冬眠,水温过高幼苗会死。鱼苗养殖阶段尽量用活水养殖,一是增加水中溶氧量,利于幼苗呼吸 、二是保证水质的清洁。
做到这些,幼苗就会生长正常了,其实难度不高,关键在于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