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兵为什么只认兵符不认人

2025-05-06 04:22:4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如果将领叛变,一声令下难道兵士们就要跟着叛变么?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古代就产生了兵符一说,兵符是一个断成两块的物事,一块在将领手上一块在皇帝手上。一般发令的时候是皇上的兵符与将领的兵符拼凑在一起,证明军令有效。当然,这是理想的状况,其实古代的将领只要把握住军心,有时候并不需要兵符的交接即可发令----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如此也造成了许多谋权反叛的事件 所以说真正向着皇权的兵士一定是认兵符不认人的

回答2:

因为古代通讯不发达,很多士兵一生没有机会见皇帝和元帅。而虎符是皇帝授权给元帅的,代表能行驶最高军事权的象征,虎符士兵的知道的,或者见过实物,或者见过图形,作为入伍必修课的。所以某个高级将领想调兵,首先要有人信他官大,因为很多人可能没见过他,其次也要得到皇帝的允许才能调兵,皇帝对虎符是有授权的,但是对人是没有授权的,所以小兵不认。只有将领出示兵符时,士兵才会相信他的将领身份,才会听从差遣。

回答3:

古代的兵只认兵符不认人,是因为兵符是皇帝为避免中央兵权被地方架空的一个手段。兵符最重要的一个设定是“合符”使用,才能生效。因此,地方将领需要发号施令、调兵遣将,必须先经过皇帝的首肯给出另一半的兵符,才能够调兵走马。这样,皇帝就能够始终掌握兵权的绝对执行权力。

回答4:

人是可以换的,也可以改变职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