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为什么会发生大规模合并?其意义何在?

2025-02-24 13:36: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趋势加强,对商业银行经营提出了许多新的难题:如何应对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与挑战?如何在资本充足率管制下拓展银行业务?如何在扩大银行业务的同时更有效的防范风险?这些问题是个想也银行所面临的也是最急于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解决的问题。对此,美国银行界曾一度流行“大则不到”一说,意思即当银行规模足够大时,就可以避免倒闭之忧。当银行足够大时,一方面,如发生倒闭清理,会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乃至国际经济活动发生强烈的震动,不仅如此,大银行破产清理时社会成本也比小银行破产清理的社会成本高的多,所以政府为了避免这种严重后果,不会坐视不管,定会极力挽救。而另一方面,由于银行规模庞大,其本身抗风险的能力也较强,不容易发生清偿力危机。一般来说,大银行安全则整个银行体系也就比较稳定。基于这种认识,基于这种认识,人们对大银行越来越重视,在银行经营规模上,便出现了一种追求“超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