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提醒的是: 1.如果你这个朋友爱出差,最好不要选税务哦!税务是不用出差的,级别低的时候会常去税务局,呵呵。最多去趟天津(对于beijing office的人来说),呵呵。 2.另外,税务部比审计部要轻松一些,加班不会像审计那么惨。 四大的税务都不错,现在不分彼此了,所以,只要能进去,哪个都行。 新人在税务部一开始就是帮着做做些杂活儿,去税务局跑腿儿,在网上申报(但是头1-2年也没戏)。随着级别的提高,以后可能会帮审计做tax review。税务内部也有部门的区分,比如专做个税的,专做并购的等等。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想那么累,别管能不能学东西还是去税务吧。另外,以后跳槽也一样好跳的。四大的认知度毋庸置疑! 传言“听朋友说,四大做税务的就如泰罗科学管理制,每个人都都是固定的螺丝钉,螺丝钉方面知识特别专业,但是整体业务能力不全面。这一说法到底有几分可信?别有贬低四大的意思,请四大的朋友不要误会。” 网友“haihan235”说,据我所知,这样做的原因: 1、精细分工有利益业务精益和技术保护管理(把员工变流水线中的一个工位操作员,使该员工离开这个流水线不能独立工作,变象防止四大只做嫁衣或只是培养人材的角色)。 2、有利益厘清各自的责任,降低业务风险。让奖惩工作具体化,使员工责任心加强。 是比较先进而且利于自己的管理方式。 网友“oldbug”认为,其实这个命题有点伪命题的意思,理由如下: 1、社会分工本来就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问题只在于分工有多细,细的程度是否过分。医院里也分眼科、耳鼻喉科、内科外科。税务部为什么就不能细分呢? 2、据我所知,四大税务部的分工基本上是横向的分工,很少出现工厂流水线的纵向分工,什么是纵向分工呢,比如说一个税务部的咨询工作,不会出现专人分别负责跟客户谈业务,做法规搜索、写报告、跟税务局沟通、向客户追款。一般是由一队人全程负责。 3、至于技术保护,我一向认为,在这个行业里,基本上每一个案例都有它的特殊性,这个客户能用的点子在另一个客户上不一定能用。所以知识产权远没有服务团队的服务是否到位,经验是否丰富重要。 所以,基本上技术保护并不重要。人才最重要。 在四大从事过税务咨询业务的“Victoria2”认为, 1、分工细? 可以这么说,也可以不这么说。因为我进去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能接触到的东西就不一样。既有个税,也有公司税,还有跟公司税主要相关的DD,TPR,还有advisory的项目。主要是按照行业和客户分,不是按税种分。当然了,如果做生产型企业的,可能税种涉及到的跟信息产业的就不一样了。但是呢,由于基本上总有项目是打乱组用人的,所以基本上税种都能接触到。说分的细,是说第一年一般做个税多,第二年往上就做其他税多,当然,这个也排除个税组。 2、涉及窄?同样是不好说。因为涉及到税种多,而且如果做到咨询,涉及到的case情况也很多。但是呢,对于操作层面的,肯定比在企业做的要差些。比如增值税票怎么开我到现在都不知道。 网友“Camelot”指出,如果倒退到六七年前,所谓分工细可能还不是很明显。个税是所有第一、第二年小朋友的童子功必修课,到了三年级、四年级可以涉及较多的公司税,如果出个差做DD很开心了。现在则不然,专业化分工日趋明显,甚至到了一进公司就分工的地步。看看现在四大的newsletter就知道分多少service line了。个税、转让定价、海关服务(如果有的话)相对比较独立,国际税稍好些,其他的可能不太明显,公司税就是个最笼统的大组。 有着内资所和四大工作经验的网友“dgl228”则认为,在内资所做过审计,也做过税务,在四大税务又混了五六年,我也只能说,四大税务、甚至是四大的整体的业务管理以及人员管理模式,确有其必要性、以及科学、精妙之处;但,凡事皆两面,这种模式也引申出了许多负面的效应。旁观已久,外人对于四大的评价,如肯定其科学性,则多浮于表面;但如持否定态度,则多为片面放大其负面效应。其实也难怪,在四大工作若干年后离开四大者大有人在,但确实很少见到其中发表对四大的客观总结者。我想,非不敢,实不要能也。 网友“Victoria2”说,我没在国内所带过,但是我觉得四大税务的优势绝对不是语言上的。 首先,跨国公司肯定用四大不用国内所。因为全球的基本税务立场就算不一样,也要互相明了,特别对于转移定价这一块儿。四大一般接一个全球客户,互相分享这些东西,我想是国内所永远做不到的。 其次,税务就在于专业人员和专业知识库。这个知识库不是靠几个CTA就可以做到的,而是真正基于系统之上的知识体系。真的做的特别好的数据库,费用非常高,国内所根本不可能承担的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四大收费会贵原因之一。而且我们原来公司有不少从海关,税总和财政部出来位置比较高的人,他们的network就不一样,我想这个国内所也不大会有。 再其次,真的大的税务筹划很多都是跨国的,没有对于国外税务的理解,这种活儿根本做不了。我不相信哪个国内所能像四大一样,想问日本税,澳洲税,美国税,法国税,德国税等等直接就能找到人马上提供专业服务吧。 就我看来,客观地说,税务方面国内所和四大的差距远大于审计方面国内所和四大的差距。 网友“高级会计师网络学习”辩解道,在国际税务这一块,四大因拥有全球的网络,毫无疑问是国内所无可匹敌的。然而,我也愈来愈发现,在解决国内问题方面,国内一些所具有非常强大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止局限于专业(我一向对四大和内资所的专业能力比较认可,当然,良莠不齐,而且很多业务能力还比较低,主要是缺乏企业会计基本功底实践的经验,但是业务能力高的人士也是大有人在),在税务运作方面,很多内资所同样拥有大批从各级税务机关包括总局(有幸接触多个)出来的人,其运作的思路相当开放。至于TP和APA,也毫无疑问,四大摇摇领先,内资也不是毫无招架之力,内资也有所在进行这个。05年我在事务所的时候,当时我所在部门就接了一个转让定价,一个预约定价,现在能做这个的内资所就更多。 至于数据库,对很多中介似乎是遥远的事,其实一点都不难,买不起,还是有很多门道弄到数据的。虽然我现在不在事务所,弄几个数据我想应该一点问题不大的。再看转让定价的深度,全球自然要深的多,资本调整、汇率调整、成本调整、费用调整等等均有涉及,但在中国,转让定价对很多税务局还是一件新事物,如一个坛子里的朋友所说,厚厚的TP报告,到税务局那里就成了3句话,这个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的TP有中国的特色,全能型的调整对税企来说,是在一种双方都劳民伤财的途径,在现实中的选择可能更趋向于调整,但不做复杂的调整。 至于APA,就不多说了,说穿了,其实就是转让定价基础上的谈判,呵呵,这个事很多内资所的强项。我相信未来内资所在这一块会有大发展,当然,需要时间。毕竟很多内资所还没有账务转让定价,更无从谈APA了。为什么会是强项?这是中国的国情,大家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