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不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要支付双倍工资吗?

2025-02-24 07:55:4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于是,此事便搁置。三个月后,因张某收受包工头贿赂被公司发现,公司提出要张某收拾包袱走人。张某于是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然而他的请求遭到了公司的拒绝,公司称张某收受贿赂的行为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辞退他的原因完全是合法的不存在经济补偿金的问题。但张某一口咬定,公司不签合同违法,就该赔偿。双方为此纠缠不清。 老宋:《劳动合同法》出台后,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承担的风险大幅度增加。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应当负担双倍工资。那么如果是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当出现争议时,用人单位也要为此买帐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规定,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不满一年,如果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需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此案中,该公司应对未签订劳动合同系张某提出承担举证责任,如果可以证明系张某提出不签订合同,那么企业只需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而如果举证不能,则要承担双倍工资的不利的后果。因此用人单位应在平时注意证据的收集,否则一旦发生争议,即使知道对方所说并非实情,也可能因为举证不能而承担法律责任。另外由于张某与公司存在事实合同关系,张某收受贿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公司有权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由此案引发的思考:人力资源管理往往陷入误区:认为签订了合同就等于束缚了自己,要按照法律规定提供给劳动者各项待遇,会增加企业成本。我说这种小九九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就可以寿终正寝了。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但不能实现预期目的,反而会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