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茂额、本地生产总值)。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GDP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的英文全称为Gross Domestic Product。中国习惯上把国家和地区的GDP统称为国内生产总值。为了更准确和规范地表述这一概念,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1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国家统计局决定把地区GDP的中文名称改为“地区生产总值”,特定地区的GDP用行政区的名字作定语,如“某某省生产总值”,简称为“某某省GDP”。各地GDP称为“各地生产总值”。 1993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正式使用“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这个指标产生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涵盖了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而之前,我国则一直采用源于前苏联的“国民收入”指标,它只能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果。(来源:央视国际)
GDP总量的核算通常有三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就是GDP等于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各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各产业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
二是收入法,就是用劳动者(个人)收入、国家税收(含规费)、企业的利润和折旧三者的总和来核算; 三是支出法,即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库存增加+净出口。
☆多年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核算数,都是以生产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