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之说不合乎逻辑

2025-04-25 06:08:5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宇宙大爆炸从模式上是合乎逻辑的,它解释了多普勒红移、元素丰度和背景辐射的问题,但用“大爆炸”解释有所不妥。

像星系的千亿年寿命、类星体特殊属性等尚有争议的暂时排除,我们只讨论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首先一条就是刚才所说的微波背景辐射,不管我们的测量天线对准什么方向,辐射温度都是相同的,精确到十万分之一。为什么宇宙中相隔那么遥远的地方会有那么一致的温度?我们大概自然会想到,这并不奇怪,因为今天在空中遥遥相对的两个地方,在宇宙最初的瞬间本是紧紧相连的。由于它们源自共同的一点,留下相同的痕迹(如温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标准的大爆炸宇宙学里,这是错误的。为什么呢?两个物体的温度趋于相同,是因为它们有长时间稳定的相互交流作用。现在空间分布遥远的两点具有相同温度,是因为它们原来曾经接触过,有足够的信息交流。

由于宇宙是以光速(或大于光速膨胀),虽然宇宙的两端曾经离的很近,但空间的临近只是一个方面,时间的间隔也要包含进去。物理学家精确计算证明,在标准的大爆炸模型中会产生这个问题。现在相隔遥远的空间区域没有办法实现能量交换,从而解释不了为什么它们会有相同的温度。
(空间定域性和热力学都是久经考验的伟大理论)

还有就是关于大爆炸的奇点问题。我们利用广义相对论可以推导出大爆炸之后几乎所有的景象,并且氦元素23%的丰度也证明了理论的推导。但就在大爆炸之初,这个体系出现了一个小小的BUG,就是时间从0到10^-43s(普朗克时间)之间的一个时间片段,广义相对论对此没有任何解释。因为在普朗克尺度下,量子力学使广义相对论的方程失效,我们无法预知大爆炸最初的一瞬间发生了什么,因为我们还没有一个完备的量子引力理论。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大爆炸理论不能说是错的(毕竟它还是经历了很多考验),至少是不完备的。
(量子力学的权威性更是不容忽视)

回答2:

很多观测事实支持这一结论。其中最有力的几个证据是:
1、观测表明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且距离越远,远离的速度越快;
2、宇宙空间的背景温度为开氏3度,这和按照宇宙大爆发学说推导出的结论一致;
3、宇宙中氦的丰度和按照宇宙大爆发学说推导出的结论一致。
1929年,天文学家哈勃公布了一个震惊科学界的发现。这个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样的结论: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即宇宙在高速地膨胀着。这一发现促使一些天文学家想到:既然宇宙在膨胀,那么就可能有一个膨胀的起点。天文学家勒梅特认为,现在的宇宙是由一个“原始原子”爆炸而成的。这是大爆炸说的前身。俄裔美国天文学家伽莫夫接受并发展了勒梅特的思想,于1948年正式提出了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学说。
伽莫夫认为,宇宙最初是一个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的由最基本粒子组成的“原始火球”。根据现代物理学,这个火球必定迅速膨胀,它的演化过程好像一次巨大的爆发。由于迅速膨胀,宇宙密度和温度不断降低,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化学元素(原子核),然后形成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物质。气体物质又逐渐凝聚成星云,最后从星云中逐渐产生各种天体,成为现在的宇宙。
这种学说一般人听起来非常离奇,不可思议。在科学界,也由于这个学说缺乏有力的观测证据,因而在它刚刚问世时,并未予以普遍的响应。
到了1965年,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使大爆炸说重见天日。原来,大爆炸说曾预言宇宙中还应该到处存在着“原始火球”的“余热”,这种余热应表现为一种四面八方都有的背景辐射 。特别令人惊奇的是 ,伽莫夫预言的“余热”温度竟恰好与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相当。另一方面,由于有关的天文学基本数据已被改进,因此根据这个数据推算出来的宇宙膨胀年龄,已从原来的50亿年增到100—200亿年,这个年龄与天体演化研究中所发现的最老的天体年龄是吻合的。由于大爆炸说比其他宇宙学说能够更多、更好地解释宇宙观测事实,因此愈来愈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现在,大多数天文学家都接受了大爆炸说的基本思想,不少过去不能解释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它是最有影响、最有希望的一种宇宙学说。

回答3:

这个理论有其可取之处,它很好得回答了宇宙的年龄,宇宙的演化等一系列问题,但他还是有不足之处,它无法解释宇宙的起源,比如高能高热的宇宙奇点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相互远离,爆炸初期的宇宙是怎么克服危险的引力塌缩才能安全成长的呢?等等

可以这么说,用一个过程理论是无法全面解释宇宙这个系统的

回答4:

宇宙大爆炸论是一种假说,之所以被称为假说当然存在其不合理之处,可以理解。

回答5:

为什么不符合哎?说出来可以探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