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是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
长孙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阳人 ,小字观音婢。[1]
13岁嫁李世民,武德末年,她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她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后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皇帝诞下三子四女。
贞观十年(636年)六月崩于立政殿,葬唐昭陵,谥号文德皇后。[2] 咸亨五年(674年),加谥号为文德圣皇后。[3] 天宝八载(749年)六月,加尊号为文德顺圣皇后。李世民誉之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4]
尝著有《女则》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仅存《春游曲》一首。[5-6]
子女
儿子
长子:恒山王李承乾。[256]
次子:濮恭王李泰。[257-258]
幼子:唐高宗李治。[259]
女儿
长乐公主李丽质,嫁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260]
城阳公主[261] ,初嫁杜如晦之子杜荷[262] ,后改嫁薛瓘。[263]
晋阳公主李明达。[238]
新城公主,嫁长孙诠。[264]
是萧淑妃,有一子二女
萧淑妃(7世纪?-655年11月27日),唐高宗的妃嫔,其名史书无记载 ,南朝士族兰陵萧氏族人,齐梁皇室后裔,许王李素节、义阳公主、高安公主生母。
历史上李治是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