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龙薯蓣的主要价值

2025-04-27 13:17:0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主风湿痹前;肢体麻木;胸痹心痛;慢性气管炎;跌打损伤;虐疾;痈肿
药理作用  1、镇咳作用:小鼠口服总皂甙、水溶性或水不溶性皂甙、分子筛1号(乙醇回流浓缩液加乙醚即有析出物沉下,析出物的水溶液浓缩后通过分子筛,先后得分子筛1号和2号)或腹腔注射煎剂,都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薯蓣皂甙元无效。镇咳有效部分主要在极性最强的部分,此外甾体皂甙在较大剂量时也有效。
2、祛痰作用:小鼠口服总皂甙、水不溶性皂甙、分子筛1号或腹腔注射煎剂均有显着的祛痰作用(酚红法),水溶性皂甙效果不显着。主要有效成分是甾体皂甙类。
3、平喘作用:豚鼠口服分子筛1号有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法),分子筛2号及薯蓣皂甙元均无效。煎剂对组织胺或乙酰胆碱喷雾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都有预防作用。平喘有效成分在极性最强的部分及甾体皂甙,但均需较大剂量方有效。  4、对心血管的作用:总皂甙10mg/kg能显着降低兔血胆甾醇及血压,延缓心率、增强心收缩振幅、增加尿量、降低β/α脂蛋白比例,改善冠状循环,认为对轻度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有效。又有报告,总皂甙3mg/kg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之血胆甾醇水平,并无明显降低作用,而对主动脉斑块、肝脏脂肪沉积有减轻作用。400mg/kg灌胃3天,第3天再腹腔注射同量药物,能显着增加小鼠冠脉流量(铷86示踪法),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冠脉收缩(兔心电图法),但它对大鼠心肌耗氧量有增加作用,水溶性总皂甙给麻醉犬静脉注射(70mg/kg),可引起血压下降,十二指肠给药则无此作用。煎剂1g/kg腹腔注射对小鼠有镇咳和祛痰作用,0.5-1.0g/kg对组胺等引起的豚鼠喘息有对抗作用,祛痰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甾体皂甙Dt 。
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煎剂半数致死量第一批制剂为9.9g生药/kg,第二批为19g生药/kg。口服总皂甙,小鼠半数致死量为2.21土0.14g/kg。
临床应用
1、治疗慢性气管炎:应用穿山龙片剂(每片含原生药2.5克),第一疗程每日2次,每次2片;第二疗程每日3次,每次2片,均以10天为一疗程。治疗26例,第一疗程的有效率为80.8%,显效率30.8%;第二疗程的有效率84%,显效率60%。临床证明穿龙薯蓣片对咳、痰、喘、炎均有疗效,尤以镇咳,祛痰作用较强。在中医分型方面,以脾湿型的疗效较高。亦有用穿龙薯蓣配合黄芩、桔梗制成复方注射液,每2毫升含上述生药各2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2毫升。6天为一疗程,休息3天后再行第二疗程,也可连续治疗12天。117例患者经1~2个疗程治疗后,已治愈61例(52.1%),显效37例(31.6%),好转19例(16.2%)。复方穿龙薯蓣注射剂具有良好的祛痰效果,一般在用药后1~2天即可使痰变稀,随之痰量显著减少;但镇咳作用不够强。治疗中有部分病人食欲增加,睡眠好转,未发现不良副作用。实验证明此注射液对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都有抑菌作用。
2、治疗急性化脓性骨关节炎:取穿龙薯蓣根洗净、切片、晒干。成人每天3两,小孩每天2两,早晚各煎服1次。治疗8例,5例痊愈。其中有6例并发脓毒血症,血培养阳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于抗菌素未能控制,经加用穿龙薯蓣后获得比较明显的疗效。
3、治疗甲状腺瘤和甲状脓机能亢进:取穿龙薯蓣根茎干品20斤切片或研粉,以60度白酒100斤浸泡1周后过滤,滤液减压蒸馏,每1000毫升浸液中蒸出白酒600毫升后即成穿龙薯蓣浸膏(每毫升含生药0.5克)。日服3次,每次10~20毫升。观察甲状腺瘤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服药20天左右开始显效,瘤体缩小,原有憋气感者均消失;连服2个月左右,瘤体进一步缩小,质地变软;一般服药3个月,外观不见肿瘤。甲亢5例,服药后突眼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以至消失,心悸,食欲亢进、手汗多、手颤也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对基础代谢率和吸碘率的改善不显著。开始显效时间在服药1月左右,连续服药2~3个月后突眼症状可以消失。副作用:个别病例有腹痛,停药后即消失。 根茎横切面:
穿龙薯蓣:木栓细胞多列,常脱落。皮层较薄,细胞壁微木化,有粘液细胞,长51~58μm,直径37~47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散生外韧型维管束。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特征:
穿龙薯蓣为淡黄色。
1、淀粉粒椭圆形、类三角形、葫芦形、贝壳形,均较扁,两端或一端较尖,边缘有凹凸,直径3~17μm,长至33μm,脐点长缝状。
2、草酸钙针晶束长48~112μm。
3、木化薄壁细胞淡黄色,长椭圆形或类长方形,一端稍狭窄或偏斜,直径26~77μm,长约至343μm,壁厚2~5μm,微木化,纹孔较小;断面观圆多角形。
4、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7~56μm,具缘纹孔极细密;有网纹导管。另有木栓细胞。 1、取本品粉末约2g,加水30ml,水浴上加热10min,滤过。取水提取液2ml,置于具塞试管,振摇1min,产生大量峰窝状泡沫,放置10min,泡沫没有明显消失。(检查皂甙)
2、取上述水提取液2ml,加入2%红细胞混悬液5-10滴,放置数分钟,血液逐渐被溶解致使提取液呈红色透明液。(检查皂甙)
3、取本品粉末2g,加80%乙醇加热浸提,滤过。滤液蒸去乙醇,放冷,残渣溶于少量醋酸中,加醋酐和浓硫酸,应显紫红色。(检查皂甙)
4、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1g,加2mol/L盐酸约10ml,加热水解4h,滤过。残渣用水洗至中性,60℃真空干燥2h,加石油醚(60~90℃)回流提取4h,提取液蒸干后加氯仿2ml溶解作供试液;另取薯蓣皂甙元用氯仿制成每1ml含1mg作对照。各取10μl点于同一硅胶-10%CMC板上,用氯仿-丙酮(93:7)展开,喷雾3%磷钼酸醇试液,加热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