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虎疁→浒疁→浒墅→浒墅关(钞关)→简称浒关(Xǔ guan)
“先有浒墅关、后有苏州城”。浒墅关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代,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相传秦始皇南巡“求吴王剑,发阖闾墓”,见白虎蹲丘(今苏州虎丘)上,率部追赶20余里,虎不见处,即名为“虎疁”地,几经易名,唐代讳虎,改为“浒疁”。五代吴越王钱鏐忌“疁”,遂改名“浒墅”。宋《吴郡图经续记》称“许市”。
明宣德四年(1429)户部设钞关。景泰元年(1450)建关署,遂名浒墅关,时已是“吴中第一大镇”。崇祯间收藏家袁枢(袁可立子)以户部朗中钞关此地,“榷政告竣,颂声塞途。”(钱谦益《牧斋全集·南征吟小引》),《潇湘图》、《层岩丛树图 》等数幅名画也在此随身珍藏免遭兵火之灾,书法家王铎在此寓居数月,并在名画上为后人留下“明日别浒墅,心犹游其中”的跋语。
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误将“浒”字念成“许”,故至今一直称“浒(Xǔ)墅关”。(此种说法,在当地流传最广。)
浒墅关镇于1949年4月25日解放,时为吴县县政府所在地。1960年浒墅关镇划归苏州市,1962年又回归吴县,1987年浒墅关镇与保安乡合并,成立新的浒墅关镇,实行镇管村的体制。1988年浒墅关镇划归苏州市郊区(虎丘区)管辖。1992年9月至1994年4月陆续划出18个行政村建立省级浒墅关经济开发区,2002年9月,高新区、虎丘区合并后浒墅关镇划归苏州高新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