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闭条件

2025-04-24 12:13:3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侏罗纪前华北地台的振荡升降运动在不同时代形成起伏不大的油气圈闭,其中芹峪运动是这类运动中较明显、有据可查的一次。芹峪运动形成构造圈闭的时间对中、新元古界中、下部的高于庄组和雾迷山组的油气聚集是十分有利的。芹峪运动发生之时,高于庄组处于地下近2000m深处,雾迷山组下部为1500—2000m深,古地温大于60℃,此时正处于其有机质成熟期,与圈闭形成期配置良好,且芹峪运动为油气的二次运移提供了动力,该期形成的古构造正好为高于庄组和雾迷山组下部生成的油气提供了良好的聚集处。

图6—3 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划分

中奥陶世末加里东运动时,华北地台整体上升,此时另一良好生油层下马岭组位于地下1500m深处,已达到油气生成的成熟期,第一次生成了油气。随后,地壳不断上升,燕山西段表现更为强烈,之后沉积了较薄的上古生界海陆交互相地层(300m左右),此时下马岭组位于地下1600m深处,若初次生油时成熟度尚有欠缺,则这时可能发生二次生油。海西运动使本区再次上升遭受剥蚀,印支运动使西段地壳激烈上升,古生界地层遭受强烈剥蚀,同时形成了印支期构造或加强了印支前的古构造,较强烈的印支运动可能造成了油气藏的形成或重新分配(郝石生等,1990)。

燕山西段现今的正向构造共有35个(图6—3),多集中于坳陷区内,包括背斜、鼻状构造、断鼻和穹窿构造。京西坳陷内局部构造最多,共有21个,以背斜和断鼻为主,宣龙坳陷仅发现两个局部构造,分隔宣龙坳陷和京西坳陷的密怀隆起12个构造几乎全为背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