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以后就了解到,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方向同太阳自转方向一致,其他行星也是如此。但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也有一些行星系统非常另类,行星环绕主恒星公转的方向与恒星自转方向相反。欧洲一些天体物理学家最近利用计算机模拟,为这种“逆行”的行星系提供了一种解释。
传统的行星系形成理论认为,行星诞生于一团旋涡状的气体和尘埃中,而旋涡的中心是正在形成的恒星。由于形成行星系统的原始气体和尘埃具有相同的旋转方向,因此由这些气体和尘埃缩聚而成的行星,会绕着中心的恒星按同一个方向旋转,方向与中心恒星自转方向相同。但是,“逆行”行星系的发现向传统理论发出了挑战。
天文学家近日提出新假说认为,不少行星系统很可能是在两个正在形成恒星的星云相遇后形成。两个星云运转轨相交后,由于引力作用,彼此会像吸尘器一样将对方的气体和尘埃吸入自己的系统。这样的吸引和物质交换会打乱本系统中气体和尘埃原有的轨道,极端情况下甚至产生彻底逆转。结果就是,后来形成的行星有可能“逆行”,或是行星公转轨道与主恒星赤道不在一个平面。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验证了这一推测。
行星从星云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