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斯蒂芬大教堂始建于公历十二世纪,十八世纪时,大教堂又进行了一次扩建,以扩建时期来说,可以算是十八世纪的建筑。
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Wien Stephansdom),又称作“圣·斯蒂芬大教堂”。为人所喜爱的维也纳城市的标志,常被选作奥地利国家生活中大事的地点。斯特凡大教堂是维也纳市的标帜,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一九九七年,斯特凡大教堂庆贺了它八百年诞辰的纪念。它那一百三十七米高的尖塔是继科隆大教堂之後全世界第二高的教堂尖塔。
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的象征,它坐落在维也纳市中心的中央,故又有”维也纳心脏”之称,教堂塔高136.7m,其高度仅次于科隆教堂和乌尔姆教堂,居世界第三。教堂始建于公历十二世纪,最早的建筑部分是现在的大门和左右两侧的门墙,为罗马建筑风格。哈布斯王朝统治奥地利后,又对教堂进行了重新扩建,修建了南北两座高塔。南塔先造,有136.7m之高,具有哥德建筑风格。北塔后建,又具有文艺复兴的味道。十八世纪时,大教堂又进行了一次扩建,同时对外面的墙壁以巴洛克建筑风格为基调进行了整修。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天,一场大火将大教堂严重烧毁,直到1948年大教堂才重新修好开放。二战后,所有的联邦省份都为它的复建作出了贡献。高大的南塔为歌特风格的典范之作,高达136米,在世界上排名第三,被亲切地称为Steffl(小斯蒂夫),教堂巨大的钟被昵称为普默林(Pummerin)。新年时,在奥地利广播与电视上都能听到普默林的钟声。铺反的屋顶上引人注目的由黄、绿、黑三种颜色组成的臂章图案以及代表哈布斯堡王朝的双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