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质量飞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025-04-05 23:40:3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为了降低发动机旋转的不均衡性而造成传动系的扭转振动,传统上在离合器中采用扭转减振器来达到减振目的。但一方面,该扭转减振器无法法将整个动力传递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到发动机怠速以下,因此在整个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共振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扭转减振器弹簧安装半径限制和传递扭矩需要,在实际设计中很难通过降低弹簧刚度来减少扭振,因此在发动机实用转速范围(1000-2000r/min)之间,难以通过降低减振弹簧刚度来得到更大的减振效果。
双质量飞轮的次级质量与变速器的分离和结合由一个不带减振器的刚性离合器盘来完成,由于离合器没有了减振器机构,质量明显减小。减振器组装在双质量飞轮系统中,并能在盘中滑动,明显改善同步性并使换档容易。
而双质量飞轮将质量一分为二,其中的第二质量(次级质量)能在不增加飞轮的惯性矩的前提下提高传动系的惯性矩,而使共振转速下降到怠速转速以下。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出现共振转速都在发动机运行的转速范围以外,如图3所示。
只有在发动机刚起动和停机时才会越过共振转速,这也是常见汽车发动机起动和停机时振动特别厉害的原因。

回答2:

质量飞轮的工作原理是依据于它分离的物体质量:一部分飞轮质量用于传递发动机的转动惯量,而另一部分飞轮质量则用于提高变速器的转动

双质量飞轮优点

1可以降低发动机2变速器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避免在怠速转速时的共振

2可以加大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降低减振弹簧刚度并增大转角减小振动和噪声

3由于双质量飞轮的减振效果较好,而从动盘总成上不再用减振弹簧,所以转动惯量小,换档比较轻松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