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2025-04-25 22:02:4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截至2013年底,中心在职职工130人,其中正高级22人,副高级30人,中级55人,初级及以下20人,工人3人。具有博士学位33人,硕士学位40人,大学本科37人,大学专科14人,其他学历6人。设有6个职能处室、6个专业研究室、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局级和院级重点实验室,1个局级业务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专业委员会、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技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挂靠在测试中心。

2013年,共承担各类项目111项,其中科技部项目10项(含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地质调查计划项目2项、工作项目20项,公益性专项项目5项、课题27项,其他项目25项。到位科研经费总计6431.6万元(含外拨)。

2013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1项成果入选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以第一单位研制国家标准物质9个,获得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1篇(包括国外期刊论文22篇,国内期刊论文39篇),其中第一作者38篇(包括国际英文SCI检索论文9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7篇,其他论文2篇)。出版专著《地质实验工作60周年文集》。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版)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含气量测量及气体采集装置专利证书

领导班子由4人组成,主任、党委书记庄育勋,副主任(正局级)吴淑琪,副主任罗立强,副主任、纪委书记沈建明。

主任、党委书记庄育勋(右二),副主任(正局级)吴淑琪(左二),副主任罗立强(右一),副主任、纪委书记沈建明(左一)

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现代光质谱技术在钨铁铜等重要矿种成矿及伴生元素同时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示范。初步建立了钨、铌钽、稀土、铍矿石、钒矿石的部分ICPAES、ICP-MS分析方法。该方法体系的建立将降低铌钽矿石、钨矿石、铍矿石、稀土矿石以及钒钛磁铁矿中伴生元素的检出限。该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对钨、铌钽、稀土、铍矿石、钒矿石以及稀有矿石中钨、铌、钽、铷等元素的选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测试工作技术支撑,同时有利于加大地质找矿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分析人员进行ICP-AES多元素测定

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钻井泥浆气体现场快速检测系统的改进及测试试验。建立了永久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钻探泥浆脱气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烃类、非烃类气体同时监测;初步建立了便携式气相色谱快速测定井口游离气分析方法。自主研发的泥浆脱气装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研制。2013年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地质类标准物质共9个系列41种,占地质领域现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10%,其中测试中心研制了5个系列18种标准物质,分别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成分分析标准物质6种、北极海洋沉积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1种、青藏高原三江源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6种、矽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3种、Re-Os同位素标准物质2种。这些标准物质具有品种多、系列性好、量值准确和适用性强等特点,可供地质矿产勘查、环境评价及贸易等相关部门用作化学成分分析的量值溯源和质量监控,成为地矿行业地质样品化学成分分析质量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将为我国地质调查与环境评价等工作起到重要技术支撑作用。

页岩气含气量现场测试仪器研发。自主研发一套页岩气含气量现场测试仪器,已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同时申请了发明专利,该仪器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柴达木盆地及松辽盆地的页岩气地质调查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页岩气现场解吸分析仪